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从生命教育的缺失看大学生自杀

发布时间:2017-06-17 11:05

  本文关键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从生命教育的缺失看大学生自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仍,通过访谈等定性研究,笔者得出这背后的原因是生命教育的缺失。生命是教育的终极意义,教育与生命有着内在、本质的联系。本文就试图从分析大学生自杀的现状入手,探究大学生自杀的深层动因,呼唤大学教育向生命价值的回归,补上生命教育一课。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生命教育 大学生 自杀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大学校园里自杀现象的频仍以及最近北京“自杀周”怪现象的出现已经让我们在为年轻生命的早逝惋惜的同时,重新思考教育的价值。教育从其终极目标上来看是提升人的生命价值,提高个体的生命质量,这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与价值所在。然而长期以来,大学教育功利思想浓重,重技术教育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晏辉;;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本方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刘济良;;生命体验:道德教育的意蕴所在[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3 段鑫星;;博士生为何轻生?——博士生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J];青年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荣;图书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刘铁芳;;自我认识的提升与个体价值精神的超越——论当代教育中的价值引导[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3 陈平;;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伍正翔;柳海民;;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谬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9期

5 本刊编辑部;;2006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6 卫平民,浦跃朴,苏明,陈国银;大学生应付方式和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5期

7 邵莉莉;我国青少年自杀现象十年总结[J];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05期

8 段鑫星;;博士生为何轻生?——博士生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J];青年研究;2007年04期

9 林清华;;2006年基础教育研究年度发展报告[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07期

10 周贵礼;靖国平;;何为真实的学校教育生活[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丽;追寻学习的生存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邰永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马云多;班级环境审美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3 姜超;开放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万军;贫困山区中小学校德育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邓艳红;探析当代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趋势[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艳;隐性课程在初中生道德素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与对策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丹琳;潍坊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与教育对策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潘永云;初中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世界的辩证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生祥;五家渠市高中德育实践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璐;中学生重大生活事件与危机易感性的相互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宏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风险与大学生择业行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3 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4 薛晓阳;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J];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5 刘济良;;生命体验:道德教育的意蕴所在[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6 冯建军;;论教育学的生命立场[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7 李延平;;生命本体观照下的教育[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根顺;王彬斐;张秋霞;;从大学生的自杀现象谈高校的生命教育[J];中国农业教育;2006年05期

2 罗蕊;;从大学生自杀透视高校死亡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2期

3 郑林娟;从大学生自杀现象谈生命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年03期

4 王高洁;;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教育的相关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5 李雯;徐涛;;大学生自杀事件给我们的警示[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7年03期

6 严海波;石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从生命教育的缺失看大学生自杀[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7年12期

7 熊宁佳;;大学生自杀现象分析及启示[J];卫生职业教育;2008年15期

8 王丽敏,张亮,王小雪,赵振军;生命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6期

9 王丽敏,王琪,王燕,赵振军;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10 洪冬美;;基于生命教育理论的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教学方法[J];科技资讯;2010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2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丁秀玲;韩力争;冯玉州;;大学生的人格描述与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江雅;黄希庭;;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和焦虑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杨心德;蔡李平;张莉;;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闫琼;王有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韩红艳;;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柳春香;;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一平;加强生命教育让孩子看到希望[N];深圳特区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华容 通讯员 汪渝 友明 胜芳;年轻人自杀事件频发[N];阿克苏日报;2007年

3 袁卫星;关注孩子们的生命焦虑[N];人民政协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李小伟;在生命教育中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桑红;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N];四平日报;2006年

6 周慧虹;就业大学生别被心理不适应难倒[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7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N];光明日报;2006年

8 记者 苏雁邋通讯员 陆炜;专家呼吁尽快拆除心理“一米线”[N];光明日报;2007年

9 王友文;自杀防御 不能回避的话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郑晓江;“生活”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5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嵘;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爱宁;观影疗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玲;论高校学生自杀现象[D];河南大学;2008年

2 赵云红;生命与焦虑[D];河南大学;2003年

3 陈四光;心理健康视野下大学生死亡态度及生命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7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杨雪龙;大学生自杀风险因素评估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石晓勇;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从生命教育的缺失看大学生自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8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458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3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