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6-07-15 08:01

  本文关键词: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发表 > 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

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

发布日期: 2015-09-02 发布:  

  2015年57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5年57期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科思维的重要阶段,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优质的小学数学课堂。优质课堂的特征是一节成功的数学课所必须具备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和质量,不断改善和优化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小学优质数学课堂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希望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起到借鉴作用。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优质课堂    特征分析
  数学优质课堂的主体随着时期的不同而不同,既存在共性又有很大的不同。教育制度的改革需要数学教师把握方向和制定目标,对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特征的分析不仅能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相符
  我们可以总结出:虽然在不同的时期教学的主体在发生变化,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是统一的、一致的,换言之,教学目标的变化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因此,虽然教学主体在不断变化,教学内容上存在很大的共同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知识的本身特点,也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综上所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统一是优质课堂的必备表现。
  二、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增加公共活动
  国内外的很多学校都选择了一种比较广泛和有效的教学模式,那就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公共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会因公共活动的开展而增加,师生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也会得到加强,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和环境。在众多的师生互动行为模式中,各级学校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多采用的模式是公共互动。在很多学校,小学数学的班级人数较多,此时可以借助公共活动展开教学,与个别指导、小组活动相比较,公共活动的开展过程比较容易、效率比较高,学生在公共活动中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水平,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很高,有利于教学效果和质量的优化。除此之外,公共活动的开展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学生产生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让大家以饱满的态度投入到集体活动中,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相互提高,在集体的平台上共同进步和提升,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再在教师的有效指导和传授中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
  公共活动中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主体,他们会在轻松、愉悦、生动的课堂氛围中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相互帮助和相互启迪。在课堂上,数学教师要采用丰富的语言和灵活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在思想上达成共鸣,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教育者和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度的提高,大家对学生的个性教育十分关注,学校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丰富了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能力。
  三、课堂设计的结构类似性强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学校采用的课堂结构是“六环节教学法”,这是凯洛夫提出的主要课堂结构模式,得到广大教师的推广。“六环节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组织、家庭作业的检查、明确课堂与教学内容间的关系、巩固新课堂、布置作业,这种课堂结构自创建以来受到大力推崇,并取得了教育界的认可。通过不断教学实践后,教育者把这种课堂结构进行了简化,赋予了课堂结构更精炼的内容,即现在被广泛认可的五环节教学法:“复习―导入―讲解―巩固―小结”。通过研究和总结,我们不难发现:不同时期的小学优质课堂在教学结构存在很大的相同之处。
  四、指导学生开展谈话、问答为主的课堂教学
  在不同时期的小学实践教学中,谈话和问答是师生之间最主要的对话形式。根据实践,我们得知,师生之间主要的谈话形式是教学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在设定问题时往往会比较简短,学生在回答的时候也是用简单的言语进行回答,问题缺乏开放性和启发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在课上采用的方式是一边讲课一边提问,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随着教师的提问而提高,促进教学的有序进行。问题可以进行分解,把问题按照结构性进行分解,这种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常被使用。在设定问题时,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艺术,确保问题的难度对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帮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优化教学质量和效果。
  五、学生齐言现象突出
  在我国现阶段的小学数学优质课堂中,学生齐言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很多学者对该现象进行了探究和思考,其根本原因是教师对数学文化理解存在着差异。齐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还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但在某种程度上,齐言也意味着学生的个性思想得不到发挥和培养,传递的信息比较简单化,缺乏思考性。在使用这种教学策略时,教师应该发挥该策略的最大优势,避免负面影响对学生造成的消极作用。
  六、教师有绝对的话语权
  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因此在探究课堂教学问题时应该要关注课堂话语。在对国内国外的优质课堂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机会比较多,但是回答的详细程度却有待提高,课堂上的话语权由教师把握。经过调查研究显示,在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话语权与学生的话语权比例失调,教师的话语量是学生话语量的6.6倍,教师的话语量明显大于学生的话语量,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
  七、数学化教学的思维方式
  数学化是指用数学方法把实际材料组织起来,这种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优质课堂上得到普遍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并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提倡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推广和构建,优质课堂的主要特征是愉悦的课堂活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姜丽艳.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
  [2]姚庆兰.小学数学优质课程的特征分析[J].才智,2014(25).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1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71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d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