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初中英语课堂口语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19 08:04

  本文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口语互动教学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师范大学》 2013年

初中英语课堂口语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刘娟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英语的口语教学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新的英语教材编写十分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说”的能力的培养。但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课堂中得不到足够的口语训练,缺少有效的课堂互动及交际思维训练,课堂参与度低,从而导致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较差,语言素养得不到提升,呈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态,极大地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这个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对课堂中的口语和互动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初中英语口语互动教学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一直是令本人困惑的问题。为此,笔者较为系统地阅读了国内外关于口语互动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的相关论著,并对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口语互动做了尝试与探索,验证课堂口语互动教学是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增强其主体地位;课堂中是否能达到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让学生在获得大量优化语言输入的同时,获得多样的语言输出途径和大量的语言输出机会;是否能真正达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不断改善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及学习习惯的目的。 本研究以需要动机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二语习得互动假设理论为理论框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笔者分别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展开研究。针对此研究所需验证的问题,笔者开展了实证教学实验,采用了实验班与控制班对比研究的方式,通过实验研究中前后测的数据,初步检验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在讨论过程中,对收集的数据及结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总结发现了在实验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实验的结果对于笔者而言是欣喜的:学生认可并接受口语互动教学模式,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及学习习惯不断改善,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课堂中能获得大量的语言输出的机会,英语交际能力也有所提高。同时,笔者在实验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新的认识,明确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口语教学应该遵循的一些原则,总结了实施课堂口语互动教学中的几点策略,并指出本研究对课堂口语互动教学的启示,形成可推广的经验,供一线教师做教学参考,虽然本研究有很多局限性,但仍然对笔者及所在学校的英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33.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明娥;;大学英语阶段性任务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2 彭家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路艳霞;;英文电影在英语专业教师走出听力教学困境的作用探究[J];电影评介;2009年07期

4 徐飞;国内外课堂互动研究状况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5年02期

5 陈慧;;口语交际活动课教学初探[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赵宇虹;;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焉德才;胡晓清;;基于语言内化理论的汉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何源;姜柏生;;高校课堂情境下师生言语互动分析[J];江苏高教;2011年04期

9 韩晓艳;;从教与学的互动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J];教学与管理;2007年06期

10 闫会学;;中考英语听力试题特点与变迁[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光琳;;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惩罚及其避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王莉;推己及人与角色扮演——道德意识的个体发生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王守恒;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本土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殷世东;教师专业化的困惑及其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余妍霞,姚本先;课堂情境定义与课堂师生互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汪昌华;;论班级弱势学生群体的社会资本缺失[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胡艳涛;;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8 刘春波;安永辉;赵丽琢;;基于农村生源高职生英语口语教学的创新攻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9 查啸虎;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周元宽;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的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永干;;蜕变的努力与“革命”的焦虑——鲁迅“左联”生存论[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静;;工程力学课堂中师生心理因素[A];力学与工程应用(第十三卷)[C];2010年

3 易全勇;侯玉娜;;蚁族的生态特征及社会流动——兼对《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的述评[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谌安荣;;《学记》和谐教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单晓红;;城市女性媒介素养状况调查——以昆明市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6 罗曼;;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白昊;;社会变迁中的教师角色透视[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邵培仁;邱戈;;论媒介身份研究的可能性与科学性[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胡翼青;;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学科建构的历史贡献[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焱焱;;试论德育中的教师权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传友;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8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理;从合作社性质的民营报纸到共产党的党报[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郎晓叶;高年级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娇;普通高中主科科任教师威信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艳君;初中教师间竞争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婷婷;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珅;中国、越南、新加坡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张彩霞;新教师入职初期适应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丽;论互动性重要他人对小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宝昆;人的因素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德、美、日三国大学发展与高等教育思想家[J];外国教育动态;1988年01期

2 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3 黎雪清;试析克拉申(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设与外语听力教学[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曾文华;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6期

5 徐飞;国内外课堂互动研究状况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5年02期

6 文萍;基于建构主义的师生互动教学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陈亚轩,陈慧卿;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探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孙冬青;;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年06期

9 唐余宽;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叶梦妮;论为大学英语课堂创造积极情感环境的必要性[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广军;符号的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勋章;;利用互动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2 原文惠;;探析英语课堂互动教学对语言输出的影响[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徐立群;;运用互动教学模式 提高医学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效果[J];中医教育;2009年06期

4 朱晓梅;;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J];大家;2011年09期

5 申宝贵;;互动教学模式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0年10期

6 潘瑛;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导刊;2002年Z2期

7 秦延梅;以互动模式促进高校英语听力课程建设[J];商场现代化;2005年18期

8 何达倩;;多媒体教学和互动教学模式的调查分析[J];文教资料;2007年05期

9 朱翠华;;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J];华章(教学探索);2007年12期

10 尚丽娟;;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职英语互动教学模式探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立文;;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学研究性教学实验研究[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2 赵光宇;;CENTUM微机集散型控制系统软件介绍[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机电委员会第六次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1年

3 王娟;杨跃;;第二语言习得模式对CALL软件设计的启示[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唐树华;;原型与意义推断-动词break之原型与意义推断实证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刘建华;;词块理论与英语阅读策略[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6 蒙雪梅;王雪松;;英语学习错误分析的实证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7 孙静波;;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的现状与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8 杨玲;胡凯猛;仵敏娟;熊俊;;考查课也精彩——组织胚胎学考查课教学改革初探[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9 史晓春;张建华;;“动态”大学英语教学模式[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扬达;;癫痫发作与意识障碍发作[A];2007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平县重渠乡丁寨小学 张会真;[N];驻马店日报;2011年

2 记者 俞路石;[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宋湘辉;[N];中国改革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张琨;[N];绵阳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邓飞;[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6 南京市第一中学 陶兆麟;[N];江苏教育报;2011年

7 贵阳市经贸学校 张敏;[N];经济信息时报;2006年

8 黄必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9 ;[N];人民邮电;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姜澎 本报通讯员 郑茂;[N];文汇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善军;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郑佩芸;基于网络书面实时交流的大学英语口语拓展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刘颖;汉语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个案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顾伟勤;语言输入、交互和二语学习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刘春燕;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输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6 王玉琼;新疆学前教师与维吾尔族儿童互动的汉语语言水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娟;初中英语课堂口语互动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丛璐;基于输入输出理论的大学英语互动教学模式[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胡宗艳;幼儿艺术教育互动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单子然;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类理论课程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年

5 赫晓瑞;基于电子白板的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任美娜;互动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精读课堂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2年

7 金伟;高职旅游英语课程互动教学模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8 武氏蔷薇;越南学生汉语课堂的口语习得情况考察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王文方;高中英语课堂口语纠错:学生偏爱与教师行为的对比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10 黄锦亮;初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口语互动教学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3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73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7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