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29 10:14

  本文关键词:“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发表 > “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日期: 2015-09-24 发布:  

  2015年8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5年8期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自诞生起就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从美国引进的翻转课堂模式也渐渐普遍起来。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模式的地方在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完成了从“老师教”到“自己学”的转变。对于我国传统教育的某些弊端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对此,从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一些观点。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是指在教师在备课时制作好教学视频,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找出学习中的问题,课堂上在老师的协作交流下完成作业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找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这样在课堂上能特别关注这些问题,再通过教师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能对不熟悉的知识点加深印象和理解,从而更容易吸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课采用“翻转课堂”的优势
  1.信息技术课程具备硬件条件
  “翻转课堂”在我国还存在于初期发展阶段。不仅受传统的教学理念与学生的受教育水平局限,硬件设施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我国贫困差距较大,经济发达地区因师资力量强大与学生资源优秀等因素,能率先开展“翻转课堂”。而贫困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享受这样的授课模式。由于信息技术课本就是在机房中授课的,能够实现一人一机,这样学校也不用投入额外的资源便能开展“翻转课堂”,使“翻转课堂”这一模式能顺利进行。
  2.“翻转课堂”的灵活性适用于信息技术课操作性强的特点
  作为非中高考的课程,学生与教师不需要花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上,学生不能完全地吸收课堂上的内容,课后由于对其他中高考的精力投入,导致不能及时吸收巩固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影响了这门课程的发展。但是“翻转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可随时随地从在线媒体观看教学视频进行学习,还能调节视频播放节奏,对视频进行反复观看,不用担心课堂上遗漏掉的知识点和跟不上学习进度等问题。精心制作的教学视频能在同一个年级循环使用,大大减轻了师生的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主动性存在差异
  每个学生的主动性都存在不同,因此某些学生不能主动认真观看教学视频,观看教学视频后能否积极主动的思考,教学视频是否适用于每个学生,这些都是“翻转课堂”不可避免的问题。对此,教师应起到组织、监督、约束等作用,确保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运用好翻转课堂这一工具,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中。
  2.学生之间层次差异明显,教师录制的视频很难兼顾到每一个学生
  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并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视频中设计的知识点与问题的难易程度不能满足于每一个学生,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视频内容的制作,这也是教师设计制作视频的一个难题。
  3.“翻转课堂”对信息技术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信息技术老师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条件,对于制作教学视频轻而易举。然而教学视频不同于普通视频,为了让学生能真正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必须有足够的知识素养与教学能力,并完全发挥在教学视频中,让教学视频真正能帮助到学生,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其科学先进的地方,值得我们研究。如何将高中信息教育与“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整合应用,是探索教育模式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有助于教育模式改革。这就需要我们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丁建英,黄烟波,赵辉.翻转课堂研究及其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
  编辑 鲁翠红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8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78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1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