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摘要) (来自生本教育研究网) 刘杨

发布时间:2016-08-11 21:22

  本文关键词: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摘要) (来自生本教育研究网) 刘杨

2010-02-25 08:45:40  

  

二、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教师在“点化”学生的精神生命中也在“点化”自己,学生和教师在生态课堂环境中共同提升生命质量。生态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就必须依据这一宗旨来安排。因此,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就可以“领受—领悟—提升”三阶段来进行。

    (一)领受

    领受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要适合儿童当前心理年龄的最新特点。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是儿童学习的基础,间接经验可以转变为直接经验,学生学习应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精选示范知识要考虑儿童的接受特点,要为儿童所喜爱,容易进入儿童视界。学习任务要相对确定,提出的问题要简明扼要。学生领受是在上一次课结束时就已开始,这样学生才有较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做课前社会化的准备。教师要融入课堂生活,表情动作和言语能让学生体味到教师的关爱和深切的期望。因而当一次新课开始,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教师对讨论巡问即可获得学生领受的现状,为下一阶段的领悟引导以及对教学设计及时作出调整。

 

    (二)领悟

 

    领悟是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主题和核心环节或阶段。阅读、讨论和相应的必要练习是主要的教学策略。通过阅读、讨论或相关练习,让学生深入知识的内部,领会知识的内涵及发现知识生成的初步或基本的规律,拓展知识的生命。同时用集体学习的动机促进内化的方法,使知识与思维、情感、态度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有机成分。学生的领悟有显性水平和隐性水平两个层次。显性水平是学生对知识领悟透彻,既能意会又能言传;隐性水平则处于领悟的朦胧状态,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此,在领悟层次上必须把握住一个“度”。如生本教育实验教材三年级语文《死海》的教学,文中有“比重”一词,小学三年级学生没有必要弄清“比重”的科学概念,只要懂得“由于死海含盐量很高,人在海里就像木头漂在水上一样”即可。

    (三)提升

    提升是在学生领悟的基础上对知识生命的拓展。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成功领悟,让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探究的精神得到张扬和发挥。如深圳外国语学校的罗华老师,在生本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打破课堂的时空界限,在学生对二战后“苏联模式”这一历史事实领悟的基础上,花两节课时间让学生对二战后“苏联模式”的积极影响与弊端展开争辩,使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讨论中得到提高。学生的认识在发现知识变化的规律后,其领悟水平是可以再提升的,提升的速度和广度常常是令人震惊的。在提升阶段的常规化讨论中,学生之间智慧和知识的“广博性”相互感染,在分享同伴学习成果的同时,每个学生心里又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求和内化的强大动力,课堂就成为一种引力巨大的学习场。我们在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上常常会发现无法预知的令人心灵震撼的场面,这就是生态课堂教学的无限魅力。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对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各生命实体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以及知识生命的多元、多向的互动和不同层次的提升。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还具有动态性,可以对教学时空进行调整,实行大课堂的联动,把课堂延伸至家庭和社会,做学习社会化准备,体现了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同时可以对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按教学需要作灵活的选择与组合。生态课堂的教学流程可以在一课时完成,根据教学需要也可以用几节课来完成。例如对一些探究性问题的解决,就需要较多的时间来组成一个“领受—领悟—提升”的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永远是一个与时代同行的话题。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以生命合作活动为宗旨,把讨论作为常规化的教学策略,把领受、整体领悟和点化升华结合起来,,预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美好前景。

 

收获: (摘要)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李镇西的读出自己正是如此:《提醒幸福》的教学)

2、基本流程 “领受—领悟—提升”。

1)学习任务要相对确定,提出的问题要简明扼要。

2)学生领受是在上一次课结束时就已开始,

3)教师要融入课堂生活,表情动作和言语能让学生体味到教师的关爱和深切的期望。

3、领悟是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主题和核心环节或阶段。阅读、讨论和相应的必要练习是主要的教学策略。

4、在提升阶段的常规化讨论中,学生之间智慧和知识的“广博性”相互感染,在分享同伴学习成果的同时,每个学生心里又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求和内化的强大动力,课堂就成为一种引力巨大的学习场。

5、生态课堂的教学流程可以在一课时完成,根据教学需要也可以用几节课来完成。



| | 引用 | 阅读(7451)



  文章评论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匿名教师]

2011-05-16 11:11:37

生本教育的开展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这是非常重要的,但自身的努力则是成功的开始,我校在进行着课堂改革,总校也非常重视,总校的李校长经常到我校进行调研,关注我校的课改工作的进展情况,因此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实课改不难,生本教育的理念应该走进现实的课堂中。


  [匿名教师]

2011-05-13 21:16:01

我们这里有所学校,张登中学每个班的容量都在七八十人,生本教育开展的就很好。


  [匿名教师]

2011-04-06 10:18:09

不要搞形式化呦!关键是教师的思想处处体现生本,绝不仅仅是课堂上!


  [匿名教师]

2011-03-23 23:13:49

体育课怎么生本教育呀?谁能说说


  [匿名教师]

2011-03-19 11:17:01

  在我们乡镇学校一个班学生六、七十人,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差,老师教都教不会,让他自已学就能完成前置性作业,做梦吧,生本教育的理念是好的。但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能用上这种模式。


  [匿名教师]

2011-02-17 18:09:15

其他形式的教学学生不同样可以学会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吗?不一样可以课堂中提升生命质量吗?


  [匿名教师]

2011-02-17 18:07:28

生本教育只能算是教学中的一种形式,不能一刀切啊!


  [匿名教师]

2011-02-16 19:58:07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好的,但对于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来说,上课是好学生的事,与他们无关,这样应该怎么办呢?


  [匿名教师]

2010-08-19 15:58:32

生命是课堂的本质,但是不是一两个教师所能改变的,你在搞课改,没有研究平台,没有领导的帮助,还没开始,你就会被拿下的。


  [匿名教师]

2010-07-26 13:32:14

在我们广州一个课室60多名学生,生本教育根本不可能.生本教育只适合小班教学,真不知那些推荐生本教育的人是怎么想的?


  [匿名教师]

2010-05-28 09:01:15

问题来源于学生,若教师提前设置岂不违背生本之根本?我想商榷学案该如何提前订?


  [匿名教师]

2010-04-12 19:59:01

您所说的是语文或数学课堂吧,您说英语怎样生本呢


  [匿名教师]

2010-03-30 20:28:14

课堂上只是个别学生发言,我当心只是发言的同学学会了
其他同学都不会,该怎样解决。让所有的同学都参与进课堂呢?


  

 

内 容:


  本文关键词: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1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91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6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