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13 09:10

  本文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师范大学》 2012年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研究

邢建龙  

【摘要】: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效率是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的愿望。这一愿望的达成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总结自己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但随着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新课程教学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在教学理念和实践上重新审视有效教学的策略。本论文以教学策略为切入点,在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的案例研究基础上,结合观察法、文献法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探索出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用以指导教学、服务教学。 本论文主要分为引言、教学策略建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教师教学策略四部分: 在引言部分,阐述了这一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概要地说明了教学策略应作为一种理念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之中,而不仅仅是教学的应对技巧。 在教学策略建构部分,分析了研究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基本原则与价值取向,为下文策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部分,分析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措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需要从教学观念、地理学科优势、高中生个性特征、地理教学媒体四个方面做起。在学习方法指导上,分析了听课、地图使用、练习、复习的学习方法指导。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对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等给予的必要指导和建议。学法指导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和鼓励学生在总结学习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更新学习方法,使学生更灵活、更轻松地获得更多的知识,有效地发挥他们的各种能力。 在教师教学策略部分,分析了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选择的措施。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导课、教学内容设计、结课三个方面;教学方法包括讲练结合、启发式教学、激励学生多问三个规律。课堂教学方法的准确选择,就能通过对教学活动整体的把握与调控,使教学过程按照预定的目标前进。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调控得当,就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整个教学环节才能呈现出环环相扣、紧凑有致的教学格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33.5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茂盛;;以导学为主线进行地理教学[J];德宏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杨勤;地理教学中的以“导”促“学”[J];贵州教育;2005年03期

3 周立;以导学为主线进行地理课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丽明;试论外语课堂评估手段的现状及可选策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陈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3 张立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推进创新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李群;新课程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兼论师生交感互动教学模式及其构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陈婷,郑庆全;关于课程改革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王正明;践行道德策略性知识的意义及教学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梁秀清;陈宏友;;儿童参与课堂学习能力标准建设初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滕瀚,唐智松;网络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李海艳;;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民;;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陈德安;申国昌;;荀子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蓝建;;应重视二十世纪下半期以来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关于教育的历史转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5 周伟业;;教师网络素养与教育改革调查报告——以艺术教师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6 李欣;;中学英语教学的三大认识误区及诊断[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蒲生财;;中学化学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体现教材价值功能[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冯建农;;网络环境下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尝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9 宁本涛;方琴;;有效课堂教学的时间配置策略探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曹巧珍;宋阳;田霖;夏寅贲;;无线通讯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颖;网络英语学习生态系统中的教师作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8 苑廷刚;运动视频图像多重处理技术系统在田径科研领域中的应用和创新[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洪志忠;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苏小兵;中学地理电子教学地图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玲丽;上海体育学院专项俱乐部开展现状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艳;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宫伟伟;促进高中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爽;元认知干预技术加入生理训练对惊恐障碍治疗效果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鞠杰;高中地理学案导学与情境场相结合的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海涛;浅谈影视资源与文综合科目的课程整合[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喜杰;关于小学数学迁移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真金;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2 李红,郝春东,张旭;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3 程红;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中国冶金教育;1998年02期

4 韩云飞;关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1年05期

5 沈小碚;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基本条件[J];教学与管理;2000年10期

6 孙绵涛,洪哲;学校效能初探[J];教育与经济;1994年03期

7 汪霞;从教学的缺失谈课堂的革命[J];教育科学;2000年03期

8 李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9 王曦;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9期

10 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玉珠;;浅谈影响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问题和对策[J];中学课程资源;2008年12期

2 梁金英;;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28期

3 刘国宝;;提升特长班地理课堂时效性举措[J];成才之路;2011年13期

4 何四群;初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衔接的探讨[J];地理教育;2005年06期

5 陈在权;;略谈新课程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新课程(教研版);2010年04期

6 俞炯志;;地理课堂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0年03期

7 刘春晖;;谈新课程下的地理课堂教学[J];新课程(教研);2010年05期

8 包章国;;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探微[J];文理导航(中旬);2010年09期

9 黄秀丽;;新课程理念下再谈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板书设计[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年00期

10 陶爱萍;;浅谈对高中地理新课标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巍;;论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元智能的培养[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王丽;;浅谈地理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陈龙珠;;略论野外考察对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潭玉华;;如何教好高中地理课[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5 燕春来;;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整合[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杨林;;实验手段在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的探究[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7 陈国彦;;台湾的高中地理教育问题[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先青平;;浅谈高中地理复习的基本策略[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9 王跃飞;;构建自主和谐的地理课堂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10 李世忠;;高中地理“城市交通”研究性学习探讨和政东路交通状况调查评价[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伟 龙飞利苍溪县城郊中学;[N];广元日报;2010年

2 大方县百纳中学 黄承奎;[N];贵州民族报;2010年

3 江苏省运河中学 薛凤梅;[N];学知报;2010年

4 武山县鸳鸯初级中学 王武精;[N];甘肃日报;2010年

5 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刘艳;[N];学知报;2010年

6 河北省魏县一中 苏永飞;[N];学知报;2011年

7 河南省扶沟县练寺中学 王铜锁;[N];学知报;2011年

8 河南省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 袁文玉;[N];学知报;2011年

9 名山县第一中学 杨华;[N];雅安日报;2010年

10 河南省新野县中等职业学校 张富梅;[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龙;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曾玮;新课程地理学科高考试题命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大路;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选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白絮飞;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建珍;科学探究学习视域中的地理主题活动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吕润美;新课程地理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韩梅;中学地理学科中的环境伦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孔云;文化视野中的地理教科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兰;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知识结构及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苏小兵;中学地理电子教学地图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鹏;探论对话型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青;人教版高中地理“问题研究”专栏的教学实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魏丹丹;新课程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倩;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对学生地理知识素养的培养作用及教材使用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小漫;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苏洁;高中地理阅读专栏分析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继美;高中地理“问题解决”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0年

8 郭姝媛;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林;新课程下我国高中地理教材(实验)必修1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曦;高中地理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教学衔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2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92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2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