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山东省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03 17:27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师范大学》 2013年

山东省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张婷婷  

【摘要】: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人类知识总量与日俱增,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时刻强调着教育的重要性,强调着教师地位的重要性。由于终身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新要求、新期待,因此提高体育教师自身专业化能力,更新和完善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也显得尤为突出。教师职后教育是整个教师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教师教育的职后教育课程建设是教师职后教育思想和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整个教师教育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对教师职后教育课程的探讨,从而丰富对体育课程理论的研究。其实践意义在于,一是根据教师职后教育实践需要,发现和解决体育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本研究立于教师专业化理论、教师教育一体化理论、教师学习理论以及对课程的四要素理论的理论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山东省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课程研究”为研究对象,以现行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为切入点,以教师专业化理论、教师教育一体化理论、教师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托,尝试构建出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职后教育课程体系的原则性框架。在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做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有:体育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不能满足学生对科研能力、实践能力提高的需求;我国中学教师体育教师对职后教育课程总体满意程度不是很高,教师职后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面与教师实际需求存在一定脱节;研修内容多重复且结构单一,选修课种类、有关科研能力和知识以及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学时数较少;缺乏多元化的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倾向于课业评价,且缺少一个标准化的课程标准进行规范和统一;远程培训的课程中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科研方法教育和班级与教学管理方面的内容较少;各个教龄阶段的体育教师对优秀教师的素养、目前欠缺的知识、能力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的看法总体上较为一致。针对出现的问题,及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一下对策: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开放性原则、整合性原则、连贯性原则。课程目标的设定应充分考虑体育教师、体育学科、学生、社会等因素,遵循“科学性”、“全面性”、“个别化”原则。树立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观;课程目标要体现培养体育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增设和优化选修课内容,选修课中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加强前沿学术和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与技术的课程;对不同教龄的教师适当提供符合其实际需要的课程;进一步普及远程教育,丰富远程教育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以围绕体育教师的发展为核心,体现客观性、学习性、人性化、多元化以及互动化原则。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33.96;G635.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澄宇;美国与中国体育师资培养情况的比较分析[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2 黄爱峰,吴昊,顾渊彦;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师教育问题透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姚静娴;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活动课程建设[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周幼惠;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福建体育科技;2003年01期

5 许红梅;宋远航;;教师职后培训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6 滕明兰;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4年10期

7 徐庭;;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4年30期

8 史晓红,周德铨;试论新时期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陈利平,范希运,于明业;论教师教育的一体化[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10 何鸿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与高师教育改革[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袁广锋;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娟;山东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入职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翠平;信息技术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爱珠;教师教育一体化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红艳;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5 聂志成;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丁艳平;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旭;中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权;;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培养方案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2期

2 何光伟;;基础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万增奎;教育行动研究的构思与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阮成武;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形象的重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程跃文;“差生”转化过程中的情感智力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章云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韩传信;;论高校辅导员的德育专业素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杨志民;席莉;宋旭;;影响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曹玉娜;;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视角及其实施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许柏松,张腊香;安徽省医疗卫生科研在职人员研究生课程教育趋势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芬;;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郝玲玲;孙河川;;教师评价意义的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左明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许瑞芳;;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透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田山俊;;中国古代师资养成特点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许苏;;西方早期职业教师发展特征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卜治寒;;动漫教育服务动漫产业的几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卓欣莲;;“微格教学”在《英语教学法》讲授中的运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10 姜海忱;;“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报告[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国祥;上海市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许锦绒;辽宁省县级职教中心专任教师校本培训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艳君;初中教师间竞争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艳;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天刚;论化归思想与中学数学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夏伟;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学历培训的研究与对策[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李秋丽;基于探究性学习环境的初中生批判性思维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陈鹤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郜岭;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安徽省部分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需求调查报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丁俊武,黄贵;试论中学体育教师的合理知识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姜秀珠,娄延宏;师范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陈洪捷;论寂寞与学术工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周静,冯朋;“九五”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7 邵宝祥;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回顾与展望──纪念《北京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发表10周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8 张笑庸,郝国昆,孟令奇;吉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9 张民选;模块课程:现代课程中的新概念、新形态[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6期

10 朱旭东;试论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国际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川;[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汪霞;课程研究:从现代到后现代[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明全;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振华;论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的建构者[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韩延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吕国光;教师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唐松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冰鸥;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实践知识的叙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左显兰;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汉霞;论教师的实践知识及其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红彬;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知识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红艳;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6 姚兰英;我国高师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科妮;英国新教师入职培训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彭凤琴;对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叙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倪俊超;促进科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职前与职后一体化课程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田秀莉;云南省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小玲;湖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5年04期

2 郑晓晨;;湖南文理学院开设体育教育专业自学考试的可行性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2期

3 张龙;;湖南省属高校开设体育教育专业自学考试的可行性——以湖南文理学院为例[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6期

4 李明;;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效果及评价体系建构[J];教学与管理;2009年33期

5 吴忠义;高彩云;;“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年01期

6 陈时见;发达国家教师职后教育之比较[J];教育科学;1997年03期

7 杨万林;王利明;杨万森;;论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J];教育与职业;2007年27期

8 陈晓霞;王金亮;;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目标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9 代云珠;;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年03期

10 王健;季浏;;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化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维平;;对云南体职院教育实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正云;;谈体育教师人才的素质培养[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3 唐东阳;;综合性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谷磊;刘毅;;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葛敏娜;邱金良;;新世纪体育教师教育的现实抉择[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6 高大光;;学校心理辅导呼唤着体育教师——体育教师从事学校心理辅导的优势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蔡丰海;朱小麟;牟海萍;;体育教师工作压力问卷的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尚川陵;叶洪玉;;体育教师的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强;;北京市中学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印青松;;丹阳市初中体育教学现存问题及对策探讨[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省卫辉市第九中学 蔡玉全;[N];中国体育报;2009年

2 沈丘县一高 李慧丽;[N];周口日报;2009年

3 部国华;[N];中国体育报;2009年

4 商丘市第二回民中学 李磊;[N];商丘日报;2009年

5 中国食品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理事长 杨则宜;[N];中国体育报;2009年

6 山东枣庄市书院小学 李正成;[N];中国体育报;2010年

7 四川省中江县南华镇中心小学 彭勇;[N];中国体育报;2010年

8 盘县平关镇中学 邹合新;[N];六盘水日报;2010年

9 河南省汝州市 路龙伟;[N];学知报;2011年

10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小学 李燕;[N];中国体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敏;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视域的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东升;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韧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宋会君;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4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树宏;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6 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岩;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模型及其预防[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张长城;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10 汤利军;我国基础教育新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婷;山东省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宣丽;安徽省初中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3 肖天华;南充市辖三区农村小学教师职后教育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刚;大连市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志明;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环;湖北省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海平;唐山高中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现状调查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爱锋;面向21世纪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展望及改革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诚钧;上海市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宁;咸阳市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3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63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f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