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新塑料球阶段我国高水平女子乒乓球弧圈类运动员技战术分析

发布时间:2023-10-29 18:42
  新球时代大背景下,研究我国高水平弧圈类打法女子运动员在新塑料球阶段的技术特征和战术特点,为我国乒乓球技术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以我国现役高水平弧圈类、世界排名前四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比赛视频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视频、查阅文献、整理资料,专家访谈;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分析,结合严谨的逻辑分析,最终主要结论如下:(1)新球阶段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发球环节为左侧上、左侧下、右侧下、右侧下、奔球;侧上旋使用逐年增多,奔球使用显著增多,正手位底线长球落点显著上升,反手位近网短球比例显著下降,新球阶段发球落点主要在集中在近网短位置,同时长球配合使用增多,发球轮的战术思想更加多元化。(2)进攻端不仅使用正反手拉弧圈技术,台内拧拉成为了接发球过程中进攻台内球的重要手段;在倡导女子技术男性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女子优秀运动员在接发球环节具有技术全面的优势。(3)新塑料球阶段在发球抢攻主要表现为正手拉弧圈以及正手摆短差异显著,反手拉弧圈技术和反手防挡技术使用增多,新球阶段女子在发球抢攻阶段反手的对抗变得比较激烈。(4)新球阶段接发球抢攻阶段主要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技术使用环节是正手拉弧圈和正手劈长,通过长时间对...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新材料球
        2.1.2 技术概念
        2.1.3 乒乓球战术概念
        2.1.4 乒乓球技术与战术的联系
        2.1.5 乒乓球相持技术与台内拧拉
    2.2 乒乓球技战术统计量化研究方法
    2.3 对新球及新球阶段对我国女子技战术相关研究
    2.4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统计法
        3.2.3 专家及运动员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分析与逻辑分析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新球阶段发球特点分析
        4.1.1 新球阶段发球的旋转特征分析
        4.1.2 新球阶段发球线路、落点特征分析
        4.1.3 新球阶段发球的直接得分、被攻失分比较分析
        4.1.4 新球阶段各年份发球旋转对比分析
        4.1.5 新球阶段各年份发球线路、落点对比分析
        4.1.6 新球阶段各年份发球主要旋转卡方检验
        4.1.7 新球阶段各年份发球线路、落点卡方检验对比分析
        4.1.8 新球阶段各年份得失分卡方检验分析
    4.2 新球阶段接发球特点分析
        4.2.1 新球阶段接发球技术特征
        4.2.2 新球阶段接发球线路、落点特征对比分析
        4.2.3 新球接发球技术得失分特征
        4.2.4 新球阶段各年份接发球技术对比分析
        4.2.5 新球阶段各年份接发球线路落点对比分析
        4.2.6 接发球技术卡方检验对比分析
        4.2.7 接发球技术线路、落点卡方检验分析
        4.2.8 接发球技术得失分卡方检验分析
    4.3 .发球抢攻特征分析
        4.3.1 新球阶段发球抢攻技术特征
        4.3.2 新球阶段发球抢攻线路、落点特征分析
        4.3.3 新球阶段发球抢攻得失分特征分析
        4.3.4 新球阶段发球抢攻技术对比分析
        4.3.5 新球阶段发球抢攻落点线路对比分析
        4.3.6 新球阶段发球抢攻技术卡方检验对比分析
        4.3.7 发球抢攻卡方检验线路、落点对比分析
        4.3.8 发球抢攻卡方检验得失分对比分析
    4.4 接发球抢攻技术特征分析
        4.4.1 新球阶段接发球抢攻技术特点
        4.4.2 接发球抢攻线路、落点特征分析
        4.4.3 新球阶段接发球抢攻得失分特征分析
        4.4.4 新球阶段接发球抢攻技术对比分析
        4.4.5 新球阶段接发球抢攻线路、落点对比分析
        4.4.6 新球阶段接发球抢攻技术攻卡方检验
        4.4.7 新球阶段接发球抢攻主要技术线路、落点卡方检验
        4.4.8 新球阶段接发球抢攻得失分卡方检验
    4.5 新球阶段相持球技战术使用特征分析
        4.5.1 新球阶段相持球技术特点
        4.5.2 相持球线路落点特征分析
        4.5.3 新球阶段相持球得失分特征分析
        4.5.4 新球阶段相持球技术对比分析
        4.5.5 新球阶段相持球技术线路落点对比分析
        4.5.6 相持球技术卡方检验对比分析
        4.5.7 新球阶段相持球技术线路、落点卡方检验分析
        4.5.8 新球阶段相持球技术站位对比
        4.5.9 新球阶段相持球的失分卡方检验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58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858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d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