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论“教科书学”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1-11-26 11:56
  改革开放40年来,教科书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视域逐渐扩大,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积聚起来一批稳定的研究群体,为"教科书学"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推动建立"教科书学"可以使教科书研究更加系统化,逐渐形成教科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帮助教科书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教科书的实践提供学科指导。回应现实需要,确定教科书研究的边界,发展教科书研究的学科意识和问题意识,形成教科书的学科研究结构,深化教科书的研究成果是构建"教科书学"必不可少的路径选择。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科学. 2018,(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呼之欲出的“教科书学”
    (一) 教科书研究基本形成一种单独的知识分类体系
        1. 教科书研究的主题日渐丰富
        2. 教科书研究视域不再仅仅局限于教育学视域
    (二) 教科书研究凸显方法意识, 强调科学性、多元性、适切性
    (三) 教科书研究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研究群体
二、构建“教科书学”是教科书研究与实践的必然要求
    (一) 构建“教科书学”可以实现系统的教科书研究
    (二) 构建“教科书学”可以重构教科书研究的方法论
    (三) 教科书建设需要学科的指导
三、构建“教科书学”的路径选择
    (一) 回应实践需要, 确定教科书研究的学科边界
    (二) 借力时代需要, 形成教科书的学科研究结构
    (三) 基于本土, 构建教科书研究的中国特色
    (四) 构建平台, 不断深化教科书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教科书研究的新世纪图景——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J]. 张铭凯,靳玉乐.  全球教育展望. 2017(03)
[2]教科书研究方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 王攀峰.  课程.教材.教法. 2017(01)
[3]教科书研究之方法论建构[J]. 张倩,黄毅英.  课程.教材.教法. 2016(08)
[4]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的目标偏离与纠偏对策[J]. 李水平.  课程.教材.教法. 2014(04)
[5]新史料 新视野 新领域——读《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有感[J]. 迟艳杰.  教育研究. 2014(03)
[6]教科书的本质:教学活动文本[J]. 孙智昌.  课程.教材.教法. 2013(10)
[7]谈学科的道理[J]. 谢维和.  中国大学教学. 2012(07)
[8]论教科书的基本特征[J]. 石鸥,石玉.  教育研究. 2012(04)
[9]教科书,本质特性何在?——基于中国百年教科书的几点思考[J]. 吴小鸥.  课程·教材·教法. 2012(02)
[10]内容分析法在教科书研究中的应用[J]. 姚冬琳.  现代教育科学. 2011(04)



本文编号:3520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520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a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