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张栻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28 05:54
  张栻(1132~1180)字敬夫,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县)人,中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湖湘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他一生探求和宣传圣人之道,崇信周敦颐、二程开创的理学,并积极加以推崇和发扬光大,形成自己特有的思想体系。张栻教育思想建立于不断完善的理学体系基础之上。 张栻自幼受儒家思想熏陶,这是其教育思想形成的源头。他早年受学于王大宝,中年从胡宏问程氏之学,胡宏以孔门论仁亲切之旨告之。张栻益自奋厉,以古圣贤自期,作《希颜录》以见其志。受学拜师是他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条件。辛巳之岁(1161年),张栻与父亲张浚创办城南书院。在主办城南书院的过程中,张栻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把理学教学观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对湖南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乾道元年(1165),刘珙重修岳麓书院,于次年建成。刘珙对张栻的学问一向敬佩,请张栻主教该书院。书院办学的宗旨是宣传理学思想、反对功名利禄之学,书院闻名遐迩,从学者达数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其弟子胡大时、彭龟年、吴猎、游九功、游九言,皆为湖湘学派之巨子。城南、岳麓书院教学实践是张栻教育思想形...

【文章页数】:1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张栻生活背景及教育思想形成缘由
    第一节 生活背景概述
        一、 张栻生活的时代背景
        二、 家世背景
    第二节 张栻教育思想形成之缘由
        一、 家学熏陶---教育思想形成的源头
        二、 受学拜师---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条件
        三、 自身努力与书院教学实践---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过程
        四、 友人之间的学术交往---教育思想形成不可缺少的因素
第二章 张栻“护国兴邦”教育思想的传播
    第一节 张栻“护国兴邦”教育思想传播的前提
        一、 张栻恪守三纲五常、忠于君主
        二、 宋孝宗虚心纳谏
    第二节 仕途从政----教育思想传播的主要途径
        一、 主张抗金救国
        二、 劝告君主实行仁政
        三、 希望君主选贤任能
    第三节 经筵进讲---教育思想传播的直接渠道
        一、 劝告君主严以律己、存敬戒之心
        二、 劝告君主心怀民心,重视农业的发展
        三、 提倡君主以德、礼治国
        四、 劝告君主、后妃重视《诗经》的学习,以思归本
    本章结语
第三章 张栻对学者的道德教育
    第一节 张栻教育思想的哲学依据
        一、 人性本善
        二、 对人性有善到不善原因的追索
    第二节 张栻对学者的道德教育内容
        一、 自身修养---道德教育的总纲
        二、 道德修养的内容
            (一)护“心”养“性”
            (二)求“仁”
            (三)崇“义”贱“利”
            (四)遵“礼”
            (五)守“信”
            (六)明“知”
    第三节 学者道德修养方法
        一、 立志
        二、 践“道”而行
        三、 克己
        四、 改过
        五、 笃“实”
        六、 居敬穷理
        七、 至“诚”:
        八、 持之以恒、谦虚谨慎
第四章 张栻对学者的为学教育
    第一节 张栻对学者为学教育的内容
        一、 读书方法
        二、 学习内容
            (一)注重《诗经》的学习
            (二)关注对《礼》、《乐》、《中庸》的学习
            (三)重点学习《论语》、《孟子》
            (四)理学经典教材---《西铭》、《二程遗书》
    第二节 张栻对学者为学教育的方法
        一、 温故知新
        二、 学思并进
        三、 博约相须
        四、 循序渐进
        五、 致知力行
        六、 涵养察识
第五章 张栻社会教化思想
    第一节 张栻社会教化思想之前提
    第二节 张栻社会教化思想之内容
        一、 劝农固本
        二、 重教兴学
        三、 守法尊礼
        四、 清风涤俗
第六章 张栻教育思想的传承与评价
    第一节 张栻教育思想的传承
    第二节 张栻教育思想的评价
        一、 张栻教育思想可取之处
        二、 张栻教育思想的不足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96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3996523.html

上一篇:陶行知“真人”思想的伦理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e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