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

“做中学”与中国当代幼儿科学教育变革

发布时间:2016-10-25 18:07

  本文关键词:“做中学”与中国当代幼儿科学教育变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 2012年

“做中学”与中国当代幼儿科学教育变革

钟晓舒  

【摘要】:2001年,中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发起和推动了“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Learning by Doing,以下简称“做中学”项目),在幼儿园和小学中进行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学习和教育(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 and Teaching)。项目首先选择了北京、上海、南京和汕头的部分幼儿园、小学作为试点进行实验,其后推广到全国22个省市,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本文集中研究“做中学”项目在幼儿园的实施情况,试图讨论下面四个问题。 第一,“做中学”项目引进了什么样的新理念?作为探究式科学教育,“做中学”强调幼儿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像科学家做科学研究一样,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在教育目标上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在教学内容上指出教师应该围绕核心科学概念开展教学。 第二,“做中学”项目在中国是怎样实施的?“做中学”项目引进中国后,首先以试点的形式在四个城市开展实验,而后推广至更多地区。通过翻译介绍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成立自己的研究中心,项目组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相关的理论指导和政府部门及基金会的协助下,“做中学”项目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教师培训体系,并根据中国教育实际和幼儿的发展特点制定了科学教育内容标准并据此开发了系列教学资源。 第三,“做中学”项目对当代中国幼儿科学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首先,“做中学”项目在中国的实践从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改变了幼儿科学教育的理念。其次,参与“做中学”项目的老师在思维方式、教学理念方面得到改变,思维更加严谨科学,在教学中能够考虑幼儿的长远发展。再次,幼儿参加“做中学”后在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方面都产生了较明显的变化。最后,是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影响,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核心科学概念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践行探究式科学教育的精髓,做幼儿科学探究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第四,“做中学”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做中学”项目对幼儿科学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遇到许多阻碍。首先,缺乏合格的师资和持续性的教师培训,制约了“做中学”项目的长期有效发展。其次,“做中学”需要教师自己开发教材并制作教具的特点,增加了老师备课和上课的负担。再次,科学工作者参与幼儿科学教育作为“做中学”项目的重要特点,在中国遇到了比较大的障碍,没有制度化的合作和流畅的沟通渠道作为保障,很多合作项目最终都流于形式甚至被取消。 最后,基于“做中学”项目的经验教训,文章提出了其对国际教育合作项目本土化的启示。首先,在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应该面向世界,积极了解教育领域的国际动向,应对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其次,要理性认识本国的教育文化传统,既不过分的赞扬,也不一味的批判。再次,面对国际教育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之间的隔阂甚至冲突,我们需要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以使当地教育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13.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旭芳,庞丽娟;试论“做中学”科学教育的文化境脉与学生身份[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2 秦旭芳,庞丽娟;“做中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理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3 安慧荣;;教育国际化与国际教育合作趋势的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顾长明;;科学教育“做中学”项目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及分析[J];教学研究;2011年04期

5 赖小林;丁成;;“做中学”探究式科学教育与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6 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2期

7 赖小林;丁振源;;“做中学”:作为儿童科学教育的一种形式[J];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8 李华;探究式科学教学的本质特征及问题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4期

9 杨元魁;叶兆宁;;“做中学”对小学生同感能力发展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5期

10 赖小林;郑淑超;;“做中学”对儿童情绪发展影响综述[J];科学教育;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美芬;在生物探究学习中发展学生主体性的理论和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木花;漳州地区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与评价[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何振丽;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模式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叶星;论国际教育合作与其对增强我国软实力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瑛;中国科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孙冬颖;“做中学”活动中幼儿的学习过程及其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金多广;美国两次科学教育改革的HPS背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欧阳进欢;科学课中的“做中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珍珍;朱镜人;;教育交流对安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赵嫚;;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课题组;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毕磊;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访谈活动结果与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陈克军;;创新高职生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李瑞娟;杨文明;;中医证候研究方法学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2期

7 吕新萍;从知识、方法多元性看社会工作研究多元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王勋建;;开放教育园艺专业毕业生追踪调查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9 陆广品;教育产业与现代产业化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阮成武;;中国教师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光旭;;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A];2009全国运动生理学发展与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宏芳;;引入社工人才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谈贵州社区矫正人才队伍的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马聪彩;;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初探[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俞可;;校长专业发展研究的方法论探索:社会化路径[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5 李丹婷;;真实的启迪:论质的研究及其在公共行政学中的应用[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6 李宇峰;隋君;;信息素养构成要素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7 米佳琳;刘继和;;科学素养教育在我国初中化学课程目标中的发展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8 林晓珊;;身体流动与性别不平等: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城市家庭汽车消费[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于守艳;王晶;;来自女性学课堂的声音——一个质的研究方法情境侧记[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王磊;黄鸣春;刘恩山;;美国《科学教育的框架(k-12):实践、交叉概念、以及核心观念》述评[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霞;职业经理人培训效果综合评估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丽丽;国际化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10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凤阳;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探究式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杨;研究性学习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夏伟;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学历培训的研究与对策[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朱冠章;利用科学史传达科学本质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李秋丽;基于探究性学习环境的初中生批判性思维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石杰;广西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10 郭爱华;基于行动研究范式的护士职业倦怠干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耀俊;科学学习——深层和浅层学习通道的对比[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丁邦平;HPS教育与科学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3 袁维新;国外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教学模式面面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4 王显芳,吴志功;欧美教育合作新举措——EC/US计划的内容、特点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5 秦旭芳,庞丽娟;试论“做中学”科学教育的文化境脉与学生身份[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6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7 侯守峰;谈谈主体参与[J];北京教育;1999年07期

8 贾海红;饱含激情,生活才会充满色彩——韦钰谈“做中学”与培养儿童健康人格[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02期

9 陈永莉;;律动教学对幼儿健康情绪培养的实践探微[J];徐特立研究;2002年02期

10 秦旭芳,庞丽娟;“做中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理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丽昀;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比较研究——兼议从表象科学观到实践科学观[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苇;“做中学”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东;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及其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2 卢宇;蒋家琼;;2000~2006年我国科学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7年05期

3 吴玲;;恰当理解幼儿科学教育的启蒙性[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8年05期

4 史文红;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2期

5 姚芸;浅谈幼儿园的科学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6 邬晓艳,刘根花;对2~3岁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Z1期

7 侯敏;;幼儿科学教育应注意的几项原则[J];学前课程研究;2008年09期

8 高慧;幼儿科学教育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9 ;第二届全国幼儿科学与数学教育学术研讨会通知[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5年08期

10 史惠英;幼儿学科学教育研讨会在长春召开[J];幼儿教育;199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一敏;;幼儿科学教育对促进幼儿科学态度养成有效性的研究[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2 李胜男;;幼儿科学教育中多媒体资源运用的实践研究[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中央教科所 刘占兰;[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2 钱红;[N];贵州政协报;2010年

3 本报通讯员 王兆来 薛双花;[N];光明日报;2001年

4 张慧萍;[N];钦州日报;2010年

5 天津市铁路分局第一幼儿园 卢琳;[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北京市特级教师 王月媛;[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胡俊杰;[N];解放军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瑞萍;[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王桂芳;[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芳;幼儿科学教育内容框架的分析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敬芬;幼儿科学教育中的生命科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曾珍;3~6岁幼儿浮力的前概念及其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田保华;郑州市城市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5 刘文婷;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6 柳志红;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天业;幼儿园科学教育园本课程—回归生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天业;幼儿园科学教育园本课程[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乐世祯;在头脑奥林匹克系列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莉萍;从儿童兴趣出发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做中学”与中国当代幼儿科学教育变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3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153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1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