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

幼儿园民间文学教育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03 10:54

  本文关键词:论民族幼儿教育中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与对接——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幼儿教育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09年

幼儿园民间文学教育的个案研究

杨丽坤  

【摘要】: “人生来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在各种各样的需要中,固然有接受教育的需要,但还有获取精神文化享受的需要,而从艺术欣赏中获得愉悦感正是人们获取精神文化享受的一种高级形态”幼儿对于文学有着天生的热爱,他们从出生就与那些故事、童谣、传说结下了不解之缘,总是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享受着作品的美,感受文学作品带给他们的快乐。从教育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民间文化蕴含着本民族的集体心理、价值观、人生观、宗教、哲学、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等,幼儿园教育如何开发利用民间文化资源,使幼儿更好的形成本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从而实现文化和幼儿发展的双向创生,是每个关心幼儿发展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本研究以南京市A幼儿园为个案,通过观察、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从幼儿教师对民间文学的理解、幼儿园民间文学教育目标的确定、环境的创设、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实施以及幼儿园民间文学教育的评价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与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研究表明:教师对“什么是民间文学”并没有系统深刻的了解,对其特点也不能全面的概括;对幼儿园进行民间文学教育价值的认识,教师认为一是促进幼儿技能的发展。二是让幼儿形成初步的民族意识,形成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传承与保护优秀民间文化。但忽略了文学教育的审美价值,忽略了文学是通过真善美去感悟儿童;在目标确立方面教师比较注重知识与技能,而忽略了情感态度的发展;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面,教师注重选择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符合幼儿兴趣,能调动幼儿积极性,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学教育内容,但是对内容的审美性要求没有强烈的意识;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遵循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的原则、为教学目标服务和可变性原则;在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方面,笔者发现A幼儿园对于民间文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采用了用了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两种形式,具体采用了讲述法、游戏法、表演和请相关专家到幼儿园讲解与表演等方法,教师基本上建立了将民间文学教育渗透到幼儿园一日生活动的意识;就评价方面来说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幼儿、家长的评价比较不理想。相对来说教师更注重的是对民间文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有效性的评价,对幼儿的评价通常以口头评价为主,多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方法。当前A幼儿园开展民间文学教育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有教师自身的因素和外部的影响因素(教学资源、家长的支持、社会的支持),笔者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根据对A幼儿园民间文学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研究对幼儿园开展民间文学教育提出了如下建议:加强对幼儿教师文学学科知识的培训;园长要加强对幼儿园民间文学教育开展的领导;通过有效途径寻求家庭的广泛支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13.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一、引言8-10
  • (一) 研究缘起8-9
  • (二) 研究意义9
  • (三) 研究问题9-10
  • 二、文献综述10-26
  • (一) 民间文学的相关研究10-14
  • (二) 幼儿文学教育的相关研究14-18
  • (三) 幼儿园民间文学教育的相关研究18-26
  •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26-30
  • (一) 概念界定26
  • (二) 研究方法26-30
  • 四、幼儿园民间文学教育的调查结果30-50
  • (一) 幼儿园教师对民间文学的理解30-34
  • (二) 幼儿园民间文学教育目标的确定34-35
  • (三) 幼儿园民间文学教育环境的创设35-40
  • (四) 幼儿园民间文学教育内容的选择40-42
  • (五) 幼儿园民间文学教育的组织与实施42-48
  • (六) 幼儿园民间文学教育的评价48-50
  • 五、影响幼儿园民间文学教育的因素分析50-53
  • (一) 教师自身的因素50-51
  • (二) 教学资源51
  • (三) 家长的支持51-52
  • (四) 社会的支持52-53
  • 六、对幼儿园民间文学教育的建议53-55
  • (一)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53-54
  • (二) 园长要加强对幼儿园民间文学教育开展的领导54
  • (三) 通过有效途径寻求家庭的支持54-55
  • 七、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60
  • 附录一:幼儿园民间文学教育个案研究访谈提纲60-61
  • 附录二:幼儿园民间文学实施观察记录61-62
  • 后记6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任继敏;;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中的误区[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2 许央儿;;论幼儿文学接受的游戏性特征[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3 赵学菊;;论童话的荒诞与幼儿的审美[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Z1期

    4 徐莉,陈时见;论民族幼儿教育中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与对接——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幼儿教育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5 余春瑛;教化:童话本质的背离[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Z1期

    6 张金梅;幼儿童话欣赏心理特点初探[J];幼儿教育;2004年21期

    7 张金梅;浅谈怎样选择低幼文学读物[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5年11期

    8 刘剑眉;“幼儿对语言故事的爱好倾向”的调查分析[J];早期教育;2003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艳宇;幼儿园地方文化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课题组;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毕磊;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访谈活动结果与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吕新萍;从知识、方法多元性看社会工作研究多元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查啸虎;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贺佩蓉;;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综述[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7 张蕾;李伟明;;高水平中学生运动员培养新路探析——解读清华大学“马约翰”体育特长班办学模式[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8 傅炳熙;个性化教育与语文课程改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刘新学;;心理学量化研究范式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梁书凤;;隐性课程: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资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忠勇;;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 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2 邓经武;;何其芳与“花间词”及其文化启示[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张玲;黄鹢飞;;大学英语课堂教师情感渗透的作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蔡炜;;论新时期小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5 温铁军;王张庆;董筱丹;王位山;;值得反思的现代农业问题[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尹爱青;;解放、创造、发展——生命质量提升的本质意义——音乐审美教育人学价值透视[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陈雅先;;略论视唱练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余红霞;;探析建构主义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马力;;在“方法”的岔路口徘徊——对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的哲学解释学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云;权力下放对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邬烈炎;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4 史秋衡;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邓铸;问题解决的表征态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贺寨平;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10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振君;当代国外农村教育理论的国际比较与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孙文浩;非制式评量透视[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狄飞;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陈金龙;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师资培训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徐冰鸥;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实践知识的叙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柏华;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管理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8 焦炜;课程行动研究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军梅;汉族、回族高中生生涯发展特点及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0 沈晖;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均等——一种人种志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峰;以人为本与柔性管理——论高校管理方法与模式的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9期

    2 金保华;张国强;;关于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思考[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3 李利芳;论童话的本质及其当代意义[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庄西真;学校组织文化的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徐建培;论学校组织文化建设[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2期

    6 陈健煜;对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吕可红;当前日本幼儿教育改革浅议[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8 吴晓东;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J];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01期

    9 刘济远;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与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10 余春瑛;教化:童话本质的背离[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Z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亚平;儿童文学作品与审美素质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雪艳;幼儿园故事创编活动的探索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定荣;多媒体计算机创设幼儿语言学习情境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江岚;从五省市幼儿园教材文本的故事材料看我国幼儿园课程的文化倾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白静;论童话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D];河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时见,朱利霞;一元与多元:论课程的两难文化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石猛;彭泽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本土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3 董一英,吴中华,徐春;中学情商教育实验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李太平;;当前教育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几种倾向[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5 张卫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路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探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05期

    6 朱晓红;浅析蒙古族民间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8期

    7 张丽丽;利用乡土资源 开发美术课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02期

    8 何平;学前儿童情商教育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9 刘迎杰;张小将;;儿童艺术活动中的生成性资源价值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10 方卫平;幼儿文学:可能的艺术空间——当代外国幼儿文学给我们的启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庶泉;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廖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雪艳;幼儿园故事创编活动的探索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艳平;三峡地区乡土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爱月;谈幼儿园教改中的几个问题[J];幼儿教育;1987年Z2期

    2 黄保法;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J];幼儿教育;1990年Z1期

    3 高利盐;幼儿也应准时到园[J];幼儿教育;1993年12期

    4 王小英;日本的幼教改革及对我们的启示[J];早期教育(教师版);1993年03期

    5 夏国红;;幼儿园应该教什么——对幼儿园课程选择的思考[J];幼儿教育;1996年12期

    6 郑月琴 ,钟建华;不可忽视幼儿早期教育[J];医药与保健;2001年09期

    7 罗璇 ,谭雪梅;浅谈幼儿园家庭社区的三维互动[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2年05期

    8 许丽萍;落实《纲要》精神实现幼儿艺术教育创新[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3年01期

    9 谭红缨 ,周韵 ,袁芒;社区与幼儿园教育“一二一”[J];独生子女;2004年01期

    10 付淑霞;;温馨家园 快乐学园 成长乐园——记发展中的黑河市幼儿园[J];黑河教育;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卉;;让数学活动区成为幼儿探索学习的好场所[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高翠;;浅谈幼儿探究活动的组织和指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3 陈晓琴;;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4 叶向荣;;如何在保教工作中对幼儿进行安全自护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5 秦明;;浅谈幼儿园如何构筑良好的幼儿安全环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6 吴结籽;;浅谈小班幼儿礼仪习惯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7 杨君;;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8 孙雪莲;;新时期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实践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9 王琳;;在开放式舞蹈教学中幼儿美感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10 马蓉华;;家园共育,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交流沟通是师生成长的关键[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起县幼儿园 徐向玲;[N];延安日报;2010年

    2 赵雪贞 汕尾市实验幼儿园;[N];汕尾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田雁;[N];大同日报;2010年

    4 记者 金璐;[N];金华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沈沁芳;[N];发展导报;2010年

    6 ;[N];东莞日报;2011年

    7 王力杰 刘京平 刘华英;[N];中国航天报;2011年

    8 南方日报记者 章梅 实习记者 张明雀;[N];南方日报;2011年

    9 傅年丰;[N];人民政协报;2011年

    10 自由撰稿人,平面设计师 朱云雁;[N];东方早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蓉晖;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严仲连;幼儿园个性化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路晨;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于冬青;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生兰;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丹;幼儿园运用家庭资源进行主题教育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坤;幼儿园民间文学教育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毕钰婷;幼儿园“教育过度”的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蒋晓娜;农村幼儿园留守幼儿情感状况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胡文芳;幼儿园创造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郭咏梅;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婷;幼儿园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芳;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田玉娟;城乡幼儿园大班数学教育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莫雪梅;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沈娟;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论民族幼儿教育中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与对接——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幼儿教育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2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162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4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