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姿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05 09:39

  本文关键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积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优秀经典、民间游戏、传统手工艺等宝贵的教育资源,在幼儿时期就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能让幼儿在感受、欣赏和体验中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初步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规范,对于培养幼儿优良品格尤其重要.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启蒙时期.我们应提供给幼儿学习最有价值、最经典的内容。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作为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的重要部分——幼儿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成为国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传统文化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对儿童进行文化启蒙和养成教育.将xCJL童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与意义。荆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学前教育资源进行转化,形成喜闻乐见的数字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幼儿园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但如何呈现这些资源?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哪种学习方式或教育方式更适合孩子、更方便家长7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教育.其实是一件最简单的争。如何体现简单、好玩、有效?即教育方式简单、教育内容好玩或有趣、教育效果明显.正是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幼儿教育资源,从教育资源的相关概念、研究现状等研究主题人手,总结十年来我国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研究的进展和动态.并指出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El后我国传统文化学前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理论构建奠定基础。

 

  一、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概述’

 

  传统文化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m。

 

  二)教育资源的概念广义的教育资源泛指一切旨在支持教育对象发展的自然环境、社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等。本文对“教育资源”的概念界定.是从教育资源的载体形式出发的.主要是数字化的教育资源。李克东教授将教育资源定义为“支持学习的资源.包括支持学与教的系统和教学材料与环境口。丁兴富教授认为教育资源、教与学的资源和学习资源这3个术语表述意义非常相近。他认为:“在教育技术的新定义中.资源(Re—包括了材料(Materials)和环境(Environment).即除了各种各样用于教与学的实物设施、设备和材料之外.有利于教与学的社会活动、环境和情境也是教育资源或学习资源的组成部分。”日数字化教育资源亦被三分为“硬件(Hardware)、软件(Software)与潜件”资源H.如下图所示。

 

  教育技术学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从上图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教育的“潜件”资源应是以教育技术理论(包括现代学习理论、现代教学理论和教育传播理论)等为指导.应用系统的方法,结合传统文化教学的特点.调查分析传统文化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分析、评价其结果.使传统文化活动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过程。“硬件”资源指学校内常见的数字化硬件教学设备.如互联网设备、网络教室、多媒体投影设备、计算机等。本研究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软件”资源是指依托“潜件”

 

  指导而设计的教育内容体系.主要体现为数字化的教育信息资源.即教学过程及其评价与管理的教材、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试题、课件与案例等数字资源。

 

  三)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促进作用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最核心和重要的一环.教育资源建设显得尤为紧迫而重要。现在很多幼儿园已将文明礼仪与道德修养的教育、优秀诗词歌赋的欣赏与诵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了解等内容纳入日常课程中。通过开展幼儿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研究.以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以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为支撑.以多种传播方式为手段.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建设大量的、优秀的、高质量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软件.各类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库和资源应用模式案例等.来满足幼儿教育传统文化学习过程的多样化、社会化和主体化的需求.能使分布在不同地方的每一所幼儿园和每一个家庭都能有效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促使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受益.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与学校差别.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均衡实施。同时由于幼儿教育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幼儿教育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在幼儿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O一岁).通过让幼儿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开发幼儿的高度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对幼儿的成人成材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二、幼儿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分析近年来.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研究层面也趋于多元化.研究深度在不断加强。通过对有关文献以及立项的科研课题进行分析.广东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经典诵读、岭南民间艺术文化、岭南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等方面,体现了培养幼儿学习民族主干性文化.挖掘传统文化底蕴,培养幼儿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的思想:

 

  一)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主题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幼儿教育资源经典诵读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淀.在幼儿中开展经典诵读.是积蓄力量等待种子萌发的过程.集腋成裘.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蒙以养正…‘和而不同”等的精髓,,有了深厚的底蕴,孩子们在以后的成长历程中一定会有所悟、有所得。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教育逐步走进了幼儿教育的课堂,相关教育资源开发和研究也日益丰富。有研究通过组织幼儿诵读、欣赏.以形成幼儿园特色的国学经典教育课程体系。如赵武倩主编的《快乐中国娃》国学经典综合主题课程151,依托《弟子规》《三字经》《古诗》

 

  《千字文》等经典原文,按照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学习顺序,巧妙地融合文化、历史、礼仪、语言、识字、表演、音乐、艺术等元素进行国学教育资源开发。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11年秋季推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此套教程的出版是基于“十一五”阶段“国学教育”专项研究的重大课题成果.覆盖学前教育阶段和基础教育阶段1—9年级.并首现繁体字识读161。也有学者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幼儿教育资源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李红云、张秀英、文丽娜、黄侃儿等研究者就传统文化经典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资源的呈现方式、资源的呈现载体和幼儿活动课程的有效应用模式等方面进行系列探索.研究从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着手.使经典诵读活动植根于幼儿生活又回归幼儿生活.让幼儿在老师精心营造的快乐生动的机会中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岭南民间艺术的幼儿教育资源广义的民间艺术包括了造型艺术.即民间美术在内的民间音乐、舞蹈、戏曲、说口目等内容。而狭义的民间艺术即是以造型艺术为主的民间艺术m。汪新宽指出,民间艺术能培养幼儿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透彻的理解力.能带给他们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开发和利用民间艺术资源对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目。岭南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基于岭南民间艺术的幼儿教育资源主题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民间美术的幼儿教育资源研究民间美术是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Et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日。广东的民间美术比较著名的有岭南画派等.它是岭南文化最具特色的优秀文化之一.它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秀”。江伟主持的广东省“十二五”教育信息技术课题“信息技术与幼儿国画整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探索将民间美术资源融人幼儿的活动课程.幼儿园有效开发民间美术课程资源的目标、原则、内容及策略等。

 

  民间音乐的幼儿教育资源研究民间音乐(Folk Music).又称民间歌谣、民俗音乐、民间短篇诗歌等.简称民谣、民歌、民乐或民曲,国际民间音乐协会(IFMC)将之解释定义为经过口传过程发展起来的大众音乐[1q。广东音乐、广东歌谣等都植根于民间.素材都是来源于民间生活.每个地方都有其特色存在.因此在广东孩子口中传唱的歌谣都是在优美的旋律风格伴随下进行的。刘海燕指出:在广东音乐的熏陶下.使孩子们提高艺术情操.让音乐之花在幼儿纯洁的心灵深处播下美好的种子.促进他们感知力、记忆力、想象、联想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从而培养奋发向上的积极个性.成为21世纪敢于创新、创造的新一代㈣。有研究探讨结合当地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开发幼儿课程资源.如广东省深圳市彩田幼儿园提出立足音乐本位原则.选择合适的童谣题材。首先.根据年龄特点进行题材选择。如《月光光》等摇篮曲风格的童谣,音律平缓、抒情柔美,它以母爱的温柔形象来传递音乐的情感.很适合小班幼儿来进行欣赏教学。其次.根据题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有的童谣适合歌唱教学.有的适合欣赏教学,还有的可以作为律动表演.所以要根据童谣的风格进行分析.充分挖掘其中的音乐元素.让孩子们快乐地学口目㈦。容瑞英就广东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幼儿活动课程的有效应用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

 

  民间戏曲的幼儿教育资源研究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它的舞台表演是歌唱、舞蹈、科白等要素在音乐声腔的有机组合之下产生的㈣。岭南的民间戏曲有粤剧等.有研究挖掘民间戏曲深厚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作为幼儿课程资源。如蔡晓冰从多角度人手.重视粤剧艺术幼儿教育的本体价值,提出粤剧音乐教育的策略包括: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激发他们对粤剧的情趣;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和通过组织教学游戏.发展幼儿的粤剧表演能力等M.:

 

  民间工艺的幼儿教育资源研究广东民间工艺有陶艺、广绣、广彩、剪纸等.有研究将民间工艺列入幼儿的活动课程.如广雅幼儿园年联合“广州市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五宝坊进行广彩工艺教学,100多位幼儿园的孩子成了这里第一批“学徒”.广彩大师许恩福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广彩资源.动手绘制广彩小碟等。还有一些研究者从广东民间工艺幼儿资源开发与应用模式的角度进行课题探索..岭南民俗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岭南民俗文化有武术、广东美食、舞狮、赛龙舟、沙湾飘色等。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纽带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桥梁。民俗文化幼儿教育资源对于承载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楼晏卿指出民俗文化不仅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培养其动手动脑的能力,更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习得传统美德.通过将家庭和社区资源融人民俗传统节日教育.既丰富幼儿园教学内容及形式.也加深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实现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合力的有效途径【151。王国超指出幼儿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应该是以本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为基础和决策依据.以各民族地区丰富多彩生活方式为基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了解本民族社区可利用的资源.以此为据开发一系列的课程资源116]。广东省“十二五”教育信息技术课题中.一部分课题就是以当地丰富多彩生活方式为基础.根据岭南传统的乡土风俗、节日庆典或文艺活动方式的实际情况.研究开发幼儿课程资源和应用策略。


  本文关键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4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204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5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