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6-12-08 11:07

  本文关键词:建国以来我国幼儿教育重要文献关注的若干重大话题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论文发表 >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发布日期: 2014-05-24 发布:  

  2013年5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3年5期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在声乐专业教学方面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己在声乐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从情感教学、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论述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如何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学生;课堂
  学前教育中对学生声乐的培养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最基本的审美能力为前提,帮助学生掌握声乐知识和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水准,并逐渐培养情操,最终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学前教育声乐课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1 注重情感教学
  1.1 创建愉快的教学氛围
  学前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拉近距离地交流和沟通,减少学生无形的压力,教学首先必须注重教学氛围的引导,力争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得到音乐的熏陶,使得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处在一个较好的水平。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是高效的,同时教师也会更加容易和学生交流。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和沟通中也加强了彼此的理解,对于今后的教学也起到了很大的正面影响。所以教师必须注重自己行为模式的传达,尽最大的努力去营造友好而又平等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放下一切心理负担去感受音乐,升华音乐情感。
  1.2 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
  教师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基本的音乐鉴赏能力,不得偏向资质好的学生,这样会导致音乐欣赏水平稍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落差。另一方面教师也必须充当学生朋友的角色,深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去了解和把握学生最深层的渴望和需求,与学生真正成为朋友。
  1.3 良好的师生情感激发
  教师要善于畅通情感信息的流通渠道,把自己的情感渗透于实例。在讲授呼吸方法时,许多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中,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倾注自用闻花香的感觉让学生体会胸腹式呼吸的状态。教师通过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焕发学生声乐激情。教会学生认真体会,用心感受,终得要领。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都会传达一定的情感信息。教师以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1.4 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习兴趣
  声乐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情感心理过程,在教学中善于运用有利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感是声乐教学的核心,声乐课集知识性、趣味性、情绪性、情景性为一体,声乐教学应该在一种温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一堂成功的课,不仅取决于教师深厚的基本功,更主要的是要上好开放式的轻松愉快的声乐课。
  2 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2.1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教学模式构建必须注意的事项
  (1)知识进行融合。幼儿教育的特点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新鲜的事物。声乐教学中也要将多所种知识进行融合,比如在声乐教学中可以结合儿歌及乐理知识等内容。这样不但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声乐相关知识,还可以增强声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之间的双边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与艺术表现力的提高是在实践中,声乐教学新模式要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2.2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一个合格的声乐课教师,在课堂上的一笑一颦都要极富表现力,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思维。这种教学模式很自然的把课堂的主人变成了学生,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课堂中以学生表演为中心,教师是导演。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学生的课堂学生来演。教师要时刻注意是学生的心理变化、情感波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一切问题的发现与解决由学生自己完成。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学生会唱,还要会教,掌握声乐艺术规律,掌握声乐教学规律,以适应幼儿园音乐的实际需要。所以,要采取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以优带良,实践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声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有教与学的机会,这样可以激励学生求知欲望。
  2.3 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儿童获得初步欣赏美的能力,要求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可以尝试把声乐欣赏贯穿在平时的声乐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视频等现代教学设备,将声乐欣赏教学常规化,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
  3 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前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艺术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渐提高,学前音乐教育教学也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的巨大挑战。从素质教育出发,对学前教育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课时又作了大幅削减,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的教育要求与现行教学体系间矛盾空前尖锐。
  (1)重新建立新的教材体系。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打破现行教材体系,重新确立新的教材体系,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保持学生学习热情。由于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音乐素质较差,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材上要以古今中外的声乐作品为主体,要结合声乐发声原理进行授课。同时做到力求在尽量少的时间里求得尽量多的容量、尽量好的效果。让学生既掌握了知识理论、训练了技能技巧,又大量熟悉了作品、提高了音乐素质。有了这样一个教学方向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应更具体的考虑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能更有效更实际地提高学生的学时热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靠近社会靠近时代。首先需要了解幼儿园音乐课的授课内容及方式,既能做到结合专业特点、考虑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为就业打下一个交好的基础。
  (2)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资料,观看声像资料,作为教与学的有力补充。从内容上来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热情,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再通过知识和能力的不断升华,使其自身素质得以提高,最终成为适应这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3)教材内容的合理编排。针对学前师范教育声乐课程应用性不强的现状,要加强对不同学制的学生进行幼儿歌曲教学和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四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第一学年是声乐基础训练,此阶段主要以美声方法训练为主,为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打下坚实基础;第二学年进行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结合训练;第三学年加强幼儿歌曲演唱与表演,结合舞蹈表现、朗诵等综合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玲艳.建国以来我国幼儿教育重要文献关注的若干重大话题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8(03).
  [2]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钢琴教研室主任,韦柳春.开启钢琴教育的心灵“雷达”[N].中国艺术报,2008.
  [3]钱拥军.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影响问题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建国以来我国幼儿教育重要文献关注的若干重大话题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8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208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e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