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福建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08 18:34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推进,福建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成为制约我省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已成为我省中职学校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我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出发,运用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我省中职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进行深入探索。通过调查、走访等渠道搜集我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二十年职业教育工作经历,提出通过加快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激活办学机制,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专业结构调整,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打造品牌专业,更好地服务于海西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好闽台合作优势,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范围,促进我省中职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真正满足海西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福建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现状与对策研究


福建省技能人才构成比例图(2005年)

技术等级,倍率


其中,初级工求人倍率为1.80,中级工为2.03,高级工为2.75,技师为3.07,高级技师为232.63。①技能等级越高的劳动力资源越紧缺,高技能人才供求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见图2一2。图2一2:各技术等级求人倍率图从产业需求来看:第三产业所需劳动力比重达53.02%,低于去年同期的54.54%,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用工需求比例分别为3.10%、43.88%,第二产业劳动力需求量较去年同期的41.34%,增加了2.54个百分点。从行业需求来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始终占据着各行业中用工量的前三位。制造业占39.66%排在第一,批发和零售业占14.80%位居第二位,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n.98%排在第三。①摘自《福建省劳动力市场2008年第四季度供求状况分析》

高级技工,缺口,高技能人才


第三章福建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研究面对全省乃至全国高技能人才的巨大缺口,是摆在我们中职学校面前的严峻课题。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关于“如何弥补我国高级技工缺口”的调查结果(如图3一1所示)显示,有68.1%的被调查者认同“职教要与市场充分衔接,根据市场需要培养人才”,有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同“应给职校更高重视”、“应改变社会对技工的偏见”、“应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置技能课程”。这些答案凸显了中职学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作用异常重要,是有效弥补我国高技能人才缺口的重要力量。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性很强,必须进行认真地研究,有效应对,努力我省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海西发展服务。从国外引进师资与技师应凸显职校特色普教阶段设置技能课程改变社会对技工的偏见给职校更高重视根据市场需要培养人才图3一,:“如何弥补我国高级技工缺口”调查反馈结果(注: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第一节运用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 朱春辉.  教育与职业. 2009(17)
[2]“做学合一”与职业学校变革[J]. 马树超.  教育与职业. 2009(14)
[3]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启迪[J]. 唐永泽.  教育与职业. 2009(14)
[4]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J].   教育与职业. 2009(14)
[5]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石[J]. 傅正洪.  教育与职业. 2009(14)
[6]校企合作成为技校教学常规模式 中国技能人才培训调研报告[J].   职业技术教育. 2009(12)
[7]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 李康,吴远志.  教育与职业. 2009(03)
[8]日本、韩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习与启示[J]. 刘晓.  教育与职业. 2009(09)
[9]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学习与借鉴[J]. 王诗文.  教育与职业. 2009(09)
[10]UNESCO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战略[J]. 法斯德·哈夫丹.  职业技术教育. 2009(06)

硕士论文
[1]高新技术背景下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D]. 曲晓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7
[2]英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研究[D]. 高丽.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15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615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5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