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08 06:43
  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等职业学生的学生来说,德育教育尤为重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是中职学生获取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但当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难以令人满意,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如学生与教师对课程的满意程度低,实践教学方式实现困难等诸多问题。不可否认的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几十年来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对教学实效性的理论也付出了大量研究,然而必须看到,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具体操作层面上仍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研究。有鉴于上述原因,笔者以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作为切入点,对其教学实效性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探究其中的原因,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于加强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评述,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通过文献资料查询梳理国内外关于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相关研究,了解其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探...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评述
        1.研究现状
        2.研究评述
    (三)概念界定
        1.教学实效性的涵义
        2.《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含义
        3.增强《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研究创新点
一、《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自由全面发展学说
        1.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二)认知学习理论
        1.学习信息加工论
        2.有意义学习理论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以日照市机电工程学校为例
    (一)基本状况
        1.调查对象
        2.调查内容
        3.调查结果与分析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
        1.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低
        2.实践教学方式实施困难
    (三)问题成因分析
        1.德育课的地位在中等职业学校未得到应有重视
        2.实践教学环节未得到应有重视
        3.学生与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三、增强《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一)贯彻理论基础对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指导作用
        1.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理论指导
        2.认知学习理论对《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启示
    (二)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1.实践教学是增强《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本质要求
        2.完善课堂中的实践教学
    (三)强化师资队伍
        1.提高德育课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2.提高德育课教师自身的知识理论素质
        3.提高德育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4.提高德育课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及道德修养
    (四)更新现代德育理念
        1.学校管理层人员应构建“德育为先”的理念
        2.教师应增强自身的使命感
        3.提升学生主体学习的意识
    (五)整合教学资源
        1.灵活使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
        2.运用好学校所在地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资源
        3.扩展《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资源观
结语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991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991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0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