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意义、价值与困境

发布时间:2014-07-24 10:56

  O 引言近年来,在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针对高职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越来越多的高职教育专家对通识教育给予了高度关注。本文试对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意义、价值和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以期能有更多的高职教育者对通识教育有所关注,寻找在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有效路径

 

  1 通识教育释义

 

  1.1 通识教育的内涵通识即为“通才博识”之意,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就是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健全的人格、思想的深度、社会适应力以及人文和社会关怀精神而实施的教育。关于通识教育的内涵,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从不同角度给予解释。我国学者李曼丽从性质、目的和内容3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作了初步构建,具有代表性: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1.2 通识教育的目标与任务通识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培养学生具有沟通、思考、批判等各项基本能力;(2)培养学生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主要知识领域有基本的认识与理解:(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意识,对人生意义及价值有完整的概念,提高个人生活品质;(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积极参与并解决社会问题的现代公民;(5)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眼光,不仅了解自己所生存的社会,更要对其他文化具有包容与探索精神;(6)强调对伦理与道德的思考,使他们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能作出敏锐的判断与正确的选择 。

 

  2 高职通识教育的意义、价值“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教育者和雇主的共识.关于人类文化的知识、关于物理的、身体的、自然的知识.关于智慧的和实践的技巧、个人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合作学习等等都是21世纪的教育所必须的。”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 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高等”职业教育,不仅高在基础文化科学知识的层次上,高在专业技能的理论上和实践上;还要高在做人的品质上和发展潜能上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包括2个方面.一是专业教育,一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体现高职教育“高等性”的关键要素之一。当前,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防止T具化倾向给受教育者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通识教育正好是对这种可能会出现的T具主义后果的有效预防。因此,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普遍的人本性需求,进行通识教育。“不论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将它们有效地整合,互为补充,逐步递进、不断深化,将使受教育者更全面更和谐地发展。”

 

  2.2 是高职教育“育人”本质的要求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专门  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任何高技能专门人才,都是这个社会文化、道德的体现者和创造者。因此,在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高职院校也必须注重学生的人本性需求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做事”,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和公民责任感,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底蕴,养成职业基本素养。而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重新追问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原点,提倡通识教育。

 

  2.3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虽然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但很多高职毕业生在工作之后都面临着转岗、职业升迁困难等方面的问题,笔耕论文新浪博客,原因之一即在于职业发展的后劲不足,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培养目标设计,既要让学生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岗位迁移能力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教育,它旨在塑造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将学习过程转化为一种掌握方法、锻炼思维的过程,推动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学习知识、独立思考,在多变的、层次越来越高的岗位上适应二I一作,求得发展。

 

  3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困境近年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使高职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各高职院校纷纷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迅速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高职教育以“专”见长,以“专”发展,这是高职教育的优势所在。而通识教育作为一种非专业性教育,其与高职教育是否矛盾?即使不矛盾,又如何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做到“专”、“通”兼顾?这2个问题导致了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理论困境和实践困境。

 

  3.1 理念困境:实施通识教育,是否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悖,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在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难度更大。从就业市场的需求来看,目前我国最紧缺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注重的是高职学生对本专业领域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冈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精力也都聚焦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上。因此,通识教育的理念和提法也就显得很“不合时宜”。一些高职教育者甚至认为,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专才,不能搞通识教育,否则就  失去了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教育搞通识教育,从理念上就是不对的,不能接受的。

 

  当前,在高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基本上是通过职业面向和具体岗位的技能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由此导致了“技能”培养目标的放大.而“人才”的意义不足。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过程中.也是将目标和着重点都放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上,对于学生的人本性和知识性教育需求考虑不足。

 



本文编号:4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4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9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