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商业银行全球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5-03-02 18:11

王宇鹏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摘要:现代商业银行由于其海外业务盈利机会的不断增加,正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性行业。越来越多的国际性大银行开始倚重于其国际业务的发展,并且受多边贸易以及景气全球化日益增长、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影响,21世纪以来,海外金融市场的增长速度已大大超过我国市场,这标志着商业银行已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行业。本文通过分析商业银行全球化的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展开几点思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全球化,金融服务,外资银行

当前,金融资本跨国运动迅速发展,世界金融正进入一个跨国界竞争的新时期。银行体系全球化化作为当代世界金融中一种超越国界的新经济力量,也使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并已成为全球金融发展趋势中极其重要的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银行体系全球化的业绩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已成为该国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银行体系通过利率、汇率、信贷等途径直接或间接地使东道国的金融市场和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有时会影响到东道国的商业银行甚至金融和宏观经济的稳定,而且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在我国。所以本文将分析和评定银行体系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对我国金融和贸易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找出处理方法。

一、商业银行全球化的发展特征

(一)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发生变化

经营多样化是商业银行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征,21世纪以来,跨国银行经营国际业务的品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在继续保持传统业务市场份额的同时,着力经营和开辟了一大批新的国际商业银行业务,并在此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这是因为新兴业务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具有低风险性和较高的回报率,而且竞争也促使了银行各种金融创新,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设施和管理技能,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二)更具公平性的竞争环境

商度的竞争性使银行经营的不稳定性增强,甚至造成全球性的震荡。同时,由于各国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标准差异较大,造成国际金融市场上商业银行的不平等竞争,也威胁着全球金融秩序的稳定。正是为了创造一个公平性、安全性的商业银行国际竞争环境,“巴塞尔协议”的出现,统一了各国银行监管的标准,建立了一个公正的国际性银行管理体制,这标志着一个更具公平性的银行体系全球化竞争的环境真正到来。

二、商业银行全球化对我国的好处

(一)增强银行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国际大银行资本实力雄厚,资产规模巨大,可以提供更稳定的信贷来源,使银行体系抗冲击、抗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国际大银行的分行和分支机构可以从母公司获得资金和资本,因为母公司实有资产通常比我国银行更加全球化,更加分散化,而且国际大银行更容易进入全球金融市场,国际融资能力非常强。

(二)外资银行的进入可以改善我国银行体系的总体稳定性。

稳健的外资银行的进入无疑可以使我国能够将良好的监管体系应用于金融体系,因为母公司必须满足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尽管国际银行的分支公司进入我国在技术上是一个拥有自己资本的独立法人,但是如果一家银行倒闭会对母公司的名誉产生影响。此外,如果分支银行是持股公司和全能银行的一部分,它也会受到母公司的监管当局的监督。并且,外资银行的参与会引入更复杂和更先进的业务并提供新的产品,因此可以促使我国银行监管当局增加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以更好地监督我国外银行。

三、商业银行全球化在我国面临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银行全球化发展历程较短,全球化运作经验不足等多种原因,与世界知名跨国银行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无论从全球化的深度还是广度上看都差很多。我国银行要跻身于世界商业银行之林,必须克服其在全球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我国银行盈利手段落后,盈利能力较低

   我国银行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国银行的盈利能力普遍偏低。从业务结构来看,在业务发展上,我国银行主要依靠对公业务的规模推动;在客户选择上,主要依靠大型的对公客户。这与外资银行对公、对私,以及大小客户均衡发展的业务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且外国商业银行有,发达的国际业务网络,先进的技术设备,电子化程度也比较高, 能广泛采用国际金融领域已有的金融创新成果,资金调拨灵活,服务意识强。我国银行的机构设置过于行政化,业务范围一般较窄,而且金融创新尚处于初级阶段,从而导致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我国银行经营管理模式落后 

例如在业务管理上,国际惯例一般都是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我国银行尽管从1994年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但由于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时间较短,管理经验也比较缺乏,从而使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难以落实。相对于外国银行,他们经过多年的积累,外国大商业银行已经形成科学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而我国商业银行由于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或发挥作用,造成整体协调功能不强,优势发挥不够,尤其在国际业务方面经验不多,难以接受银行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三)高级人才相对缺乏

银行全球化经营需要有大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及精通国际业务、并且具备语言优势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型人才储备明显不足,所以对全球化经营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且,全球化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果没有思想观念新、竞争意识强、具有丰富金融知识和直接操作经验的人才,银行就很难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银行从业人员总体上市场经济观念、公平竞争观念、开拓创新观念、经济效益观念、国际金融观念等比较淡薄,造成了银行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不高;另一方面精通业务的高级人才整体比例较低。

四、对我国商业银行全球化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风险监管

银行开展国际业务,非但面临普通的金融风险,而且由于国际金融市场比之我国金融市场复杂,使防范风险对国际业务显得更加紧迫。而金融风险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经营风险意识薄弱,过分追求利润与规模,缺乏内部控制与自我监管。我国商业银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首先应强化风险意识,正确处理好盈利性与安全性的关系。其次,完善内部监控体系。这是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的基础。各银行要形成多层次的内部监控体系,包括会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业务部门的自我约束等。

(二)积极培养银行所需要的高级人才

金融人才市场化是商业银行全球化的核心内容,世界金融业的诸多发展变化,向我国金融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我国合格的金融人才是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任务,首先,要加强对银行员工的培训。培训是银行为员工提升自己提供的有利途径,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提高经营风险的意识,能运用最新的科技知识手段从事金融管理活动。其次,要积极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质专业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要培养一批懂得国际经济法、国际会计和财务的金融人才,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对国际型人才的要求。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全球化的理论和实践均表明,国外银行的进入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带来竞争活力,另一方面也会对我国商业银行形成一定的冲击。如何借鉴、探索国际同业在全球化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是开放各国金融经济理论界、决策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当我国金融业尚不够发达且金融体制还不够健全时,在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背景下推进商业银行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从全局意识出发,既不能盲目跟从也不能冒进,应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商业银行全球化对我国金融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对于我国来讲,商业银行对外开放目标应定位在以提高本国金融体系的效率、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推进本国金融发展和深化方面,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坚持效率和稳定并重的原则,合理、适时地推进商业银行的对外开放顺序,力求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前提下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最终确保我国金融和经济的发展免受外来因素的摆布。

参考文献:

[1]詹政,王铁山.商业银行全球化发展的区域战略与路径选择.现代经济探讨,2009(1)

[2]李军.论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动因和趋势.对外经贸实务,2010(12)



本文编号:16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6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1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