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小微贷款存在的问题与应对之策

发布时间:2015-03-11 08:36

摘要:近几年,小微贷款发展势头强劲,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贷款难问题。但小微贷款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贷款门槛高、利率较高且变动频繁、贷款审批繁琐耗时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小微贷款;问题

一、引言

小微贷款,指的是商业银行专门针对小型和微型企业推出的贷款业务。随着经济业务种类日益繁多、企业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现代企业经营对流动资金的需求更加旺盛。相对于大中型企业,小型和微型企业在资产规模和日常经营上的劣势,使得小微企业在获得商业银行贷款上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直都存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随着大批的中小微型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纷纷倒闭,开展小微贷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逐渐得到了商业银行以及各类贷款机构的普遍认同。在此之后,以某商业银行为首的一大批民营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开始推出专门针对中小型企业的小微贷款业务。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3424日发布的《小额贷款公司分地区情况统计表》,截止到20133月,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555家,同比增长34.38%,从业人员75481人,同比增长41.08%。同时,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在内更多的金融结构推出了小微贷款业务,小额贷款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小微贷款项目的推出,是缓解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重要举措。小微贷款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对于保证小微企业资金链安全、缓解其贷款难问题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小微贷款发展时日尚浅,相关法律政策还不到位,小微贷款在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

二、小微贷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小微贷款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显得最为迫切。

(一)贷款门槛高

小微贷款是专门针对小型和微型企业推出的贷款项目,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小型和微型企业都能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机会——贷款机构一般都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最终只会向那些资质相对较好的企业进行贷款,而那些资质状况稍差的企业则被拒之在小微贷款的门外。

在此仅以某商业银行的小微贷款产品“易捷贷”为例,说明小微贷款的门槛设置的不合理。申请“易捷贷”的企业需成立二年以上,或主要股东(含实际控制人)拥有本行业三年以上经营经验,实际控制人无不良嗜好、无恶性不良信用记录,企业需在某商业银行信用评级达到B4级及以上,同时需以房产作抵押,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无疑,那些刚刚成立且急需周转资金的企业以及信用评级达不到B4的企业则无法获取小微贷款,而这些企业的数目还不在少数。相比而言,,一些国有商业银行或大型金融机构推出的小微贷款项目,甚至提出了更高的申请要求。

小微贷款的门槛过高,从贷款机构自身的角度来讲是为了降低贷款风险,但过高的贷款门槛使得很多的小微型企业依然无法获取及时而充足的贷款,小微贷款项目用于缓解小微型企业贷款难问题的作用也就大大折扣了。

(二)贷款利率较高且波动频繁

到目前为止,国家并没有对金融机构的小微贷款规定专门的利率或者规定利率的上下限,这就给提供小微贷款的金融机构提供了自主确定贷款利率的足够空间。小微贷款的利率一般都比基准的利率水平要高,高出的幅度一般都在20%以上,也有达到30%以上的。并且,2011年以来随着央行频繁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贷款机构提供的小微贷款利率也频繁的进行调整,连续性不强。

小微贷款的高利率赋予了小微型企业极为沉重利息负担,而这些企业本身财务状况和资金流动状况就不佳,一旦背负上了沉重的利息负担,其处境会变得更加艰难。再加之,最近两年来经济形势始终低迷,小微贷款的利息支出更加成为了压在小微企业肩上的一副重担。另一方面,2008年后,贷款利率先升后跌,平均34个月就利率就调整一次。贷款利率的频繁变动,使得小微企业面临更大的利率风险,对贷款时间的选择也显得更加重要。

(三)贷款审批繁琐耗时

贷款审批流程繁多、审批时间过长是包括小微贷款在内的大部分商业贷款的一大通病,这一点在小微贷款上则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小微企业向提供小微贷款的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贷款机构不仅要对贷款申请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查,还需对贷款人提供的担保进行审查、评估,这中间要经历多道审批流程,也有众多的经手人,虽然这一系列流程符合稳健性的要求,但是层层的审批不仅导致银行效率低下、责任不明晰,而且造成了企业等待的时间过于漫长。

小微企业贷款一般具有期限短、金额小、频率高和需求急切的特点。小微企业一般在比较急切需要流动资金的情况下,才向贷款机构提出贷款申请,贷款机构经过漫长的审批周期后给予小微企业的贷款额度,解决不了小微企业面临的燃眉之急;更坏的情况是,经过漫长的等待后,小微企业得到了贷款机构拒贷的回复后,不仅缓解不了自身急切的资金需求,而且浪费了需找贷款来源的宝贵时间。

三、对完善小微贷款的几点建议

针对小微贷款目前存在的几点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贷款机构适当降低贷款门槛。发展小微贷款的初衷,便是为了给予那些资质并不好的小微型企业提供一些获取贷款的机会,如果将门槛值设置过高,实质上便与初衷背道而驰。如一些贷款机构将企业成立的时间长短作为贷款的硬性约束,便有偏颇之处。当然,贷款机构降低贷款门槛,不能以贷款风险迅速累积为代价,需在两者之间需找一个适当的平衡。

其次,降低贷款利率,保持利率相对稳定。一些实证研究表明,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和风险状况并不比大型企业差,那么小企业贷款利率一定要比基准利率高便没有了理论依据。降低贷款利率,保持利率稳定,不仅可以降低小微企业的利息负担和面临的利率风险,也有利于贷款机构拓展业务。

最后,贷款机构需缩短贷款审批周期。中小企业寄希望于贷款机构的贷款以解燃眉之急,贷款机构应该体谅小微企业这一种迫切的需求,在审批流程设置上和时间安排上,提高效率,缩短时间。

参考文献

[1]杨正东, 王来华, 苏敏.利率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影响研究——以北海市为例[J]. 区域金融研究, 2012(10) : 42-47.

[2]武汉大学银行管理研究所课题组. 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的中国式解答——对国内金融机构小额贷款的调查报告[J]. 武汉金融, 2012(5) : 16-26.



本文编号:17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7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1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