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农民工医保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2 23:37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工是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从农村涌向城市的一个特殊群体。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表明:到“十一五”末,我国农民工总数已达2.42亿人。农民工户口在农村,远离农村土地来到城市“挣钱”,用他们的辛勤劳动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长期的工作与生活中,已成为城市中的一份子。但由于种种制度上、经济上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农民工在城市中处于“弱势地位”,被排除在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之外,这使得农民工的基本保障权利得不到根本的有效保。长期下去得不到解决,将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发展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会阻碍国家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团结与社会和谐构建。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主要的研究分析方法。第二和三部分,主要是针对农民工医保的一些主要的相关理论与概念,如农民工含义及特点、农民工医保的含义及现状,政府责任的含义、种类等作出了简要的介绍和说明,尤其是对我国农民工参加的新农...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3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理论工具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
        1.4.1 研究思路
        1.4.2 创新之处
2 农民工医保的相关理论
    2.1 农民工医保的内涵
        2.1.1 农民工含义
        2.1.2 农民工群体特点
        2.1.3 农民工医保含义
    2.2 农民工医保中的政府责任
        2.2.1 政府责任的内涵
        2.2.2 政府责任的种类
        2.2.3 强调政府责任的意义
3 农民工医保的现状
    3.1 农民工医保的现状
    3.2 农民工医保的基本模式
    3.3 政府所取得的成就
4 农民工医保中的政府责任缺失分析
    4.1 农民工医保制度的不完善
    4.2 责任履行上缺位
        4.2.1 对农民工培训及教育方面的责任
        4.2.2 农民工医保政策指导连续性缺失
    4.3 对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不足
    4.4 农民工医保的监督机制缺失
5 农民工医保政府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5.1 责任认识欠缺
    5.2 监督机制缺失
    5.3 农民工群体素质不高
6 强化政府在农民工医保问题中责任的措施
    6.1 强化政府责任意识
    6.2 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医保制度
        6.2.1 针对农民工进行分类管理
        6.2.2 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
        6.2.3 探索适合农民工医疗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方法
        6.2.4 加强对医疗保险等领域的监管
    6.3 加强农民工思想教育
    6.4 为农民工提供相应的法律援助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民工医疗保障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黄乾.  人口与发展. 2009(06)
[2]农民工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 罗俊.  农村经济. 2009(11)
[3]农民工医疗保险政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J]. 韩秀兰,阚先学.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08)
[4]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研究——四川省的个案分析[J]. 胡务.  学习与实践. 2008(03)
[5]试论“看病贵、就医难”的主要影响因素[J]. 冷明祥,赵俊,唐晓东,李正关,胡月,王兴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6]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J]. 冯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7]新形势下的农民工医疗保障探讨[J]. 吴小明.  发展. 2007(06)
[8]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 李江涛,陈桂峰,唐绍洪.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3)
[9]农民工参保难的成因及对策[J]. 余桔云.  金融与经济. 2006(07)
[10]政府责任内涵的多视角探析[J]. 黄新伟.  政法学刊. 2006(02)



本文编号:3116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116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9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