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均衡汇率研究 ——基于汇改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09 12:27
  中国人民银行在2005年7月21日这天宣布进行汇改:人民币汇率机制从单一盯住美元转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次汇改至今已快6年,人民币汇率在世界经济中依然面临强劲的升值压力。在这一背景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构成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与实际有效汇率与均衡汇率之间的偏差程度既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又决定着人民币汇率机制研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首先从国际经济角度,介绍了IMF对现行的国际汇率制度安排的8种分类、汇率制度与经济表现以及国际学术界汇率制度选择的一些主要理论。接着,本文较为全面地解读了现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选取实际有效汇率为因变量,自变量则分别是国内环境经济变量、外部环境经济变量、政府的政策变量:国内环境经济变量主要包括反映国内供给方力量的贸易品部门相对生产率进步的指标和货币供给变化量;外部环境经济变量主要是指用出口总值比上进口总值表示的贸易条件和外商直接投资FDI;政府的政策变量主要是指我国的外汇储备变动量,它反映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外汇的宏观调控,体现了汇改后我国汇率有管理的这一特点。实证的最后部分是将经过H... 

【文章来源】: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文章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评析
    2.1 汇率制度简介
        2.1.1 现行的国际汇率制度安排
        2.1.2 汇率制度与经济表现
    2.2 西方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2.2.1 经济结构、经济冲击决定论
        2.2.2 成本——收益决定论
        2.2.3 政策搭配论
        2.2.4 政策偏好及博弈行为决定论
        2.2.5 原罪论
        2.2.6 害怕浮动论
        2.2.7 中间制度消失论
    2.3 小结
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目标和策略
    3.1 货币篮的定义
    3.2 钉住货币篮汇率制的目标
    3.3 钉住货币篮汇率制的实现机制
    3.4 篮子货币和权重选择
第四章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形成实证研究
    4.1 形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量选择
        4.1.1 实际有效汇率指数(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4.1.2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SAMIU)
        4.1.3 货币供给变化量(M)
        4.1.4 贸易条件(TIAOJIAN)
        4.1.5 外商直接投资(FDI)
        4.1.6 外汇储备变化量(RES)
    4.2 样本数据来源以及变量平稳性检验
    4.3 带有结构变化的协整检验
    4.4 结果分析
    4.5 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水平的测量
        4.5.1 HP 滤波处理
        4.5.2 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的错位(MISALIGNMENT)程度计算
        4.5.3 结果分析
第五章 汇改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小幅升值的现实分析及政策性建议
    5.1 汇改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小幅升值的现实分析
        5.1.1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外面临巨大升值压力
        5.1.2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内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
        5.1.3 人民币汇率尚不能大幅升值
        5.1.4 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收益良多
    5.2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策略
        5.2.1 加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培育
        5.2.2 配套改革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综述[J]. 成谢军.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1(02)
[2]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J]. 张一平,赵海斌.  现代管理科学. 2010(12)
[3]不断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J]. 胡晓炼.  中国金融. 2010(15)
[4]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基于一篮子汇率权重的估计[J]. 贾男,郑智峰,聂卉芬.  宏观经济研究. 2010(02)
[5]人民币一篮子货币实证分析:瑞郎计价法与SDR计价法比较[J]. 赵海蕾,李晓钟.  中国经贸导刊. 2009(22)
[6]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 马君潞,吕剑.  经济评论. 2008(04)
[7]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研究——基于福利的数量分析[J]. 姚斌.  经济研究. 2007(11)
[8]人民币一篮子货币最优权重模型的构建[J]. 宿玉海,于海燕.  国际金融研究. 2007(07)
[9]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哈罗德-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实证研究[J]. 唐旭,钱士春.  金融研究. 2007(05)
[10]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机制的实证分析[J]. 徐剑刚,邵华,唐国兴.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7(01)

博士论文
[1]人民币行为均衡汇率研究[D]. 王雅杰.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微观基础研究[D]. 余从柏.中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78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578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1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