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基于混杂系统模型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

发布时间:2016-07-15 14:10

  本文关键词:基于混杂系统模型的电力电子电路参数性故障诊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天津大学》 2010年

基于混杂系统模型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

刘佳  

【摘要】:随着新型的高性能器件层出不穷,电力电子技术发展迅速,在家用电器、航空和航天、电力系统和工业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电力电子设备在这些领域当中通常是作为电源等设备,必须具有非常高的安全可靠性,所以电力电子设备的故障诊断问题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在电力电子电路运行过程中,功率开关器件的通断状态使电路展现出了离散模态切换特性和状态变量连续特性,因此可以把电力电子电路看作一个混杂系统,可以从混杂系统角度来探讨电路的结构性和参数性故障诊断方法。 本文首先对故障诊断的意义、目的及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各故障诊断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对比各故障诊断方法,选择基于数学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对电力电子电路的故障进行诊断。 本文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知识和电路基本定律推导出了Boost等电路的混杂自动机模型,并用自动机图描述了电路的混杂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事件辨识方法探讨了电力电子电路的结构性故障诊断方法,结合最小二乘参数辨识算法探讨了电力电子电路的参数性故障诊断方法,并详细分析了结构性故障诊断方法和参数辨识算法在Buck电路和Boost电路中的具体应用;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电力电子电路参数性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实验验证了电路结构性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N710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德洪,程肇基,范云其;;诊断电力电子电路故障的新方法──沃尔什分析法[J];电工技术学报;1993年01期

2 李敏远,陈如清;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可控整流电路故障诊断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07期

3 龙伯华;谭阳红;许慧;孙磊;文娟;;基于量子神经网络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10期

4 王东林,,张耀升;电力电子电路块脉冲在线参数和状态辨识[J];电工技术学报;1995年04期

5 文亚凤;;状态空间平均法在开关电源动态建模中的应用[J];电气应用;2008年18期

6 李微,谭阳红,彭永进;基于小波分析及网络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方法[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5年06期

7 王江;胡龙根;赵忠堂;;基于观测器的方法在三相逆变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电源技术应用;2001年06期

8 董锋斌;;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的TL Buck直流变换器建模研究[J];电气技术;2007年12期

9 刘明先;康勇;侯婷;刘新民;;RBF网络在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用户;2006年02期

10 于飞;田玲玲;刘喜梅;顾幸生;;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和主元分析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李令冬;电弧炉整流电路在线监测软件的设计与开发[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崔博文;;基于傅立叶变换的逆变器故障检测新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3 于洪辉;严振华;王明哲;;基于着色Petri网的混杂监控系统建模分析[J];兵工自动化;2012年05期

4 王蓓;赵廷弟;;应用Stateflow技术的安全性建模与仿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5 胡志坤;何多昌;阳春华;文杰;;大型整流装置在线维护专家系统[J];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2007年05期

6 汤石雄;;小波分析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船电技术;2010年12期

7 田锡宇;王友仁;崔江;;基于克隆选择和聚类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技术[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9年04期

8 鄢仁武;蔡金锭;;FCM-HMM-SVM混合故障诊断模型及其在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0年02期

9 蔡金锭;鄢仁武;;基于小波分析与随机森林算法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1年02期

10 苏建元;王大伟;;复杂电力电子主回路故障诊断研究与仿真[J];测试技术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梁禹;王义刚;王娜;;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陈进军;纪志成;;基于BUCK-BOOST变换器的T-S模糊建模与控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赵旭;王宇红;陆地;;基于混杂形式验证的故障预报技术[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秦勇;仇宁海;蔡国强;贾利民;;轨道交通安全系统动态时空建模方法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胡红革;赵强;黄大贵;;基于混合随机Petri网的网络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胡红革;赵强;黄大贵;;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混合Petri网建模和分析[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王宇红;谢二冰;;基于MLD的CSTR混杂预测控制及其优化算法改进[A];第24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安东;基于混合系统理论的混合动力客车控制策略和参数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陈非;基于过程信息融合的旋转机械信息(火用)故障诊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杜静静;基于非线性度量和MLD-MPC的多模型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林潇;液压挖掘机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王琼;基于优化理论的神经网络研究及在抽油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6 杨浩;混合系统的容错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马宏波;基于视觉传感的机器人铝合金脉冲TIG焊接过程MLD建模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陈非;基于过程信息融合的旋转机械信息(火用)故障诊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赵瑞艳;具有切换结构的非线性系统最优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安群涛;三相电机驱动系统中逆变器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民;AUV水下回收预测与协调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从静;电力电子装置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许文靓;基于LMI的PLC功能块图和顺序功能图的相互转换技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作阳;基于鲁棒性分析推断三羟基丙醛对两种酶的抑制作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苏涛;甘油生物歧化生产1,3-丙二醇的混杂非线性动力系统辨识[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伟萍;复杂开关型谐振变换器动态建模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7 霍永强;混杂模型框架下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优化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张婷;一类混杂系统的最优控制及其稳定性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9 魏欣;基于复杂可编程器件的数字化高压电源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肖竹;3MW风电系统变流器装置的故障诊断[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银芝,沈松,刘正士,应怀樵;基于小波变换的奇异性检测在发动机连杆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陈阳舟,张利国,崔平远;线性时不变平面切换系统的镇定问题(英文)[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陈阳舟,林林,崔平远;基于动态规划原理的混杂系统二次型最优控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高建平,陈宗基;混合系统的形式化验证[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5 徐德洪,程肇基,范云其;;诊断电力电子电路故障的新方法──沃尔什分析法[J];电工技术学报;1993年01期

6 马伟明,胡安,王令蓉;基于电压波形分析的十二相整流装置故障诊断[J];电工技术学报;1997年06期

7 文小玲,尹项根,谭尚毅;一种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方法[J];电工技术杂志;2003年07期

8 梁艳,陈文楷,焦洪峰,祁鸿科;供暖系统的混杂自动机建模与模糊控制[J];电工技术杂志;2004年04期

9 李微,谭阳红,彭永进;基于小波分析及网络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方法[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5年06期

10 王江;胡龙根;赵忠堂;;基于观测器的方法在三相逆变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电源技术应用;200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斌;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2 薛雅丽;Buck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3 曹锐;工业混杂系统递阶Petri网建模与优化[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珍,蔡金锭,王少芳;基于粗糙集-神经网络系统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年04期

2 李轶,彭永进;基于有限状态机的电力电子电路仿真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5年09期

3 施正一;汪知恩;陆文雄;;磁阻传感器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应用[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余明杨;蒋新华;;电力电子电路的传输线计算机仿真模型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8年08期

5 刘明先;康勇;侯婷;刘新民;;RBF网络在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用户;2006年02期

6 汪蔚;王荣杰;胡清;;神经网络电力电子装置故障诊断技术[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16期

7 马皓,徐德鸿,卞敬明;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J];电力电子技术;1997年04期

8 钟建伟;;基于改进模糊C均值算法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J];低压电器;2011年16期

9 李;复杂性测度分析在电力电子电路故障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2004年02期

10 龙伯华;谭阳红;许慧;文娟;;基于新小波神经网络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J];计算机仿真;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异波;何湘宁;;电力电子电路的数字化控制技术[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赵川红;马皓;徐德鸿;;电力电子电路远程实验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届全国特种电源与元器件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吴兆春;柏立军;徐心和;王梅生;;一类混杂系统的混杂Petri网建模[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梁禹;王义刚;王娜;;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蒙;李少波;;Matlab仿真技术在电力电子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巢鸿喧;钟诚;杜海江;;基于IGBT电路的缓冲回路设计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7 王强;袁德成;;混杂系统研究综述[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汤洪海;李春文;郑雪生;戎袁杰;刘艳红;;基于切换线性系统的三相APF建模与保性能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陈永真;;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性超快速[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林相泽;田玉平;;连续切换系统闭轨存在性的判断定理[A];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辽宁工学院 陈永真;[N];中国电子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伟;电力电子电路中复杂行为分析及其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胡乃红;电力电子电路中快标分叉及混沌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吴建德;基于电力电子电路的功率/信号复合传输方法和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于东升;电力电子电路中的分岔、混沌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张志学;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D];浙江大学;2005年

6 徐晨曦;基于解轨迹多项式分解的非线性电路故障诊断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邓勇;非线性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Volterra模型及特征提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汪剑鸣;PWM型DC/DC变换器基于混沌动力学的建模、控制及应用[D];天津大学;2003年

9 周龙甫;模拟电路软故障的智能优化诊断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莫金海;开关电路符号分析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佳;基于混杂系统模型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D];天津大学;2010年

2 陈妤;电力电子电路参数辨识新方法与故障预测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3 杨媛媛;电力电子电路参数辨识与故障预测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孙凤艳;电力电子电路故障预测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刘庆珍;基于粗糙集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的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6 杨宽;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电力电子电路建模与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王林国;基于混杂系统模型的电力电子电路参数性故障诊断[D];浙江大学;2006年

8 张建民;基于波形分析技术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毛兴云;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电力电子电路参数辨识[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徐丽丽;基于小波变换—神经网络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混杂系统模型的电力电子电路参数性故障诊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1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71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9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