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基于混杂系统模型的电力电子电路参数性故障诊断

发布时间:2016-07-15 14:10

  本文关键词:基于混杂系统模型的电力电子电路参数性故障诊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大学》 2006年

基于混杂系统模型的电力电子电路参数性故障诊断

王林国  

【摘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力电子设备已在各重要工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并在其中担当电源供应或控制器等关键部件,大量电力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成为连续生产过程的关键。电力电子设备的故障严重时将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因此,为提高电力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对电力电子设备的故障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了电力电子电路的参数性故障诊断方法。从对电力电子电路主要器件的一般结构和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适合实际电路应用的等效电路建模和器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退化机制,包括铝电解电容器、功率MOSFET、功率二极管等电力电子电路主要器件。通过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通用电力电子电路建模,在此基础上应用最小二乘法实现电力电子电路的器件参数辨识和在线故障诊断。并针对电力电子电路参数辨识的特点,设计了一套高速多通道的同步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集通道可灵活扩展,可适应不同电路参数辨识的需要。最后以三相PWM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容器为诊断对象,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 此外,本文还以铝电解电容器为对象,通过对器件参数退化规律的分析和推导,就如何实现系统故障的预诊断,以提高系统可靠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M1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6
  • 第一章 绪论6-12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6-8
  • 1.2 混杂系统简述8-9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9-12
  • 第二章 电力电子电路中主要器件模型与退化分析12-37
  • 2.1 铝电解电容器12-21
  • 2.2 功率 MOSFET失效分析21-28
  • 2.3 SiC功率二极管的主要退化分析28-36
  • 2.4 本章小结36-37
  • 第三章 典型电力电子电路混杂系统模型37-43
  • 3.1 电力电子电路的混杂系统特性37-39
  • 3.2 Buck电路模型39-40
  • 3.3 Boost电路模型40
  • 3.4 三相PWM整流电路模型40-41
  • 3.5 三相PWM逆变电路模型41-42
  • 3.6 本章小结42-43
  • 第四章 过程参数辨识算法与数据采集系统设计43-60
  • 4.1 系统过程参数辨识43-48
  • 4.2 高速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系统48-59
  • 4.3 本章小结59-60
  • 第五章 三相整流电路的参数性故障诊断60-69
  • 5.1 三相整流电路参数辨识算法设计60-62
  • 5.2 实验与分析62-68
  • 5.3 本章小结68-69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9-71
  • 6.1 论文总结69
  • 6.2 展望69-71
  • 参考文献71-7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78-79
  • 致谢79-80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战丽红;;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年04期

    2 林周布;;一种高性价比软开关新技术[J];电源世界;2002年02期

    3 蔡金锭;鄢仁武;;基于小波分析与随机森林算法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1年02期

    4 陈建业;;OrCAD/PSPICE在电力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应用(Ⅳ) 第四讲 电力电子装置的仿真[J];电源世界;2001年09期

    5 姜媛媛;王友仁;崔江;孙凤艳;;基于LS-SVM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预测方法[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1年08期

    6 ;科海拾贝[J];电源世界;2004年01期

    7 陈建业;;OrCAD/PSPICE在电力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应用(Ⅴ) 第五讲 电力电子装置的仿真(续上期)[J];电源世界;2001年10期

    8 吕征宇;钱照明;陈国柱;汪槱生;;电力电子电路初步设计的仿真工具应用探讨[J];电源世界;2002年02期

    9 陈建业;;OrCAD/PSPICE在电力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应用(Ⅱ) 第二讲 电力电子器件的PSPIOE仿真(上)[J];电源世界;2001年07期

    10 张冬梅;;Simulink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红发;王文军;徐培民;;带钢-辊子-柔性支承混杂系统动力学建模[A];机械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C];2011年

    2 贾利民;;关于模糊混杂系统[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2年

    3 赵异波;何湘宁;;电力电子电路的数字化控制技术[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宏;李娜;王兰兰;;基于反逻辑的MLD模型以及故障诊断应用[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赵川红;马皓;徐德鸿;;电力电子电路远程实验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届全国特种电源与元器件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方敏;李辉;罗来豹;张雅顺;;混杂系统验证中商迁移系统迁移关系的简化算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孙振东;郑大钟;;一类混杂系统的能控性[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8 刘念;程杰;王庆利;;一类存在混沌现象的混杂系统[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姚晨;俞靓;;无限维混杂系统及其稳定性[A];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三)[C];2005年

    10 王泽宁;费树岷;冯纯伯;;一类混杂系统的鲁棒控制[A];第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一)[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辽宁工学院 陈永真;[N];中国电子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一类非线性酶催化混杂系统的建模与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叶倩;具有量化信号的混杂系统分析与综合[D];江南大学;2012年

    3 杨莹;几类随机混杂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其控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江伟;电力电子电路中复杂行为分析及其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尹增山;混杂系统优化控制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6 胡乃红;电力电子电路中快标分叉及混沌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7 张誉铎;连续发酵非线性混杂系统的鲁棒性分析与并行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仝庆贻;混杂系统稳定性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李卫东;混杂动态系统的分析与控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叶阳东;智能混杂系统建模、分析理论及应用的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林国;基于混杂系统模型的电力电子电路参数性故障诊断[D];浙江大学;2006年

    2 王中科;混杂系统渐近行为及工程应用的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3 王林涛;混杂系统优化控制数值求解及其在非线性系统控制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杨媛媛;电力电子电路参数辨识与故障预测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刘尧;分段非线性混杂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6 陈妤;电力电子电路参数辨识新方法与故障预测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7 祁峰;基于混杂系统的电力电子电路建模与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孙凤艳;电力电子电路故障预测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韩旭;基于混杂系统的多通道运动控制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10年

    10 刘震;混杂系统模型验证工具的验证效果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混杂系统模型的电力电子电路参数性故障诊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1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71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f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