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中国水利水电工程第二届砂石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08年

发布时间:2016-09-21 10:04

  本文关键词:越岭长大公路隧道地质预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水利水电工程第二届砂石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08年

功果桥水电站砂岩制砂生产性试验研究

文宁  康智明  

【摘要】:近年来,采用"以破代磨"工艺生产人工砂已成为常用方式,随着国内立轴式冲击破碎机设备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水电工程开始采用国产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各工程的原岩特性不同,导致设备生产指标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本文重点介绍功果桥水电站利用国产设备,采用砂岩生产人工砂的生产性试验研究。

【作者单位】:
【分类号】:TV544
【正文快照】:

1俞下封JL曰叨「〕近年来,采用“以破代磨”工艺生产人工砂已成为常用方式,以破碎方式生产人工砂的主要设备为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其工作原理是将骨料在高速旋转的转子中加速,获得一定能量后沿转子切线抛出,与固定砧板发生碰撞,,产生能量转换实现骨料破碎,设备的破碎比可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勇;;绥宁连接线第43合同段K31+650~K31+770路堑工程地质评述[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3期

2 戚炜;王勇智;姜伏伟;;黄河某高拱坝岩体力学参数的选取[J];岩土力学;2011年S2期

3 周雪峰;;降雨诱发滑坡变形机理分析[J];勘察科学技术;2011年04期

4 黄海;;中天山隧道地应力测量及岩爆预测研究[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1年03期

5 陈利友;;硕曲河洞松水电站引水隧洞围岩分类[J];四川水力发电;2011年03期

6 罗来明;;厦蓉高速公路贵州境南段穿越肇兴侗寨风景名胜区段方案研究[J];西南公路;2011年02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宁;康智明;;功果桥水电站砂岩制砂生产性试验研究[A];中国水利水电工程第二届砂石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赵一鸣;艾惠珍;仇定茂;;四川冕宁泸沽大顶山铁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1966)[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3 王国灿;John I.Garver;Robert P.Wintsch;向树元中;;青藏高原东北缘中生代两次构造热事件的年代学约束[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赵志祥;杨贤;;西藏怒江流域水电规划主要工程地质问题[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四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韩同林;;西藏东北部的古生界及层序讨论[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地层·古生物——青藏高原地质科学讨论会论文集(一)[C];1979年

6 韩同林;;西藏东北部的中生界及层序讨论[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3)——地层·古生物——青藏高原地质科学讨论会论文集(二)[C];1979年

7 韩同林;;试论“沙丁板岩系”[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3)——地层·古生物——青藏高原地质科学讨论会论文集(二)[C];1979年

8 项礼文;毛毓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某些奥陶纪三叶虫化石[A];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十四辑)[C];1986年

9 付永涛;虞子冶;吴时国;王先超;谢天峰;;青岛垭口-八仙墩变质海相碎屑岩的属性和构造指示意义[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书凤;李荫清;;大吉山中矿组钨矿脉的主要特征(1965)[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志龙;越岭长大公路隧道地质预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2 陈祥;赣南黄沙脉状钨矿床容矿断裂构造系统成因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贺汇文;秦岭变质岩区岩体结构特征及公路边坡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天才;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地质特征、矿化规律及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2 朱卫平;内蒙古中部白音希勒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王生仁;青藏铁路关角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韩祥森;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高位边坡危岩体成因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5 刘斌;锦屏一级电站左岸高边坡岩体结构分析与边坡稳定性研究[D];西华大学;2008年

6 于永亭;金川水电站右岸导流洞进水口边坡稳定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7 王世元;理塘—雅江断块活动性及工程稳定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周灵;古瓦水电站坝址区右岸高边坡及两岸危岩体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9 张聪;华南西部盐边群地层序列与构造古地理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刘维亮;大渡河金川水电站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越岭长大公路隧道地质预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9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9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f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