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民航机务维修风险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04 19:01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民航机务维修风险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12年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民航机务维修风险评价研究

梁鑫磊  

【摘要】:随着航空科技与飞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飞机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由于飞机机械故障导致事故的比例从80%降到了20%,而机务维修风险却呈上升趋势。机务维修作为民航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民航安全和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民航机务维修风险的评价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研究是某航空公司的横向项目--“航空公司运行风险管理研究”的一部分,为了有效的降低民航机务维修风险,使维修工作能够更加安全和顺利的进行,文章利用SHEL模型以及因果分析等方法对机务维修领域的风险源进行识别、分类,编制了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建构了适用于机务维修领域的风险评价模型,为机务维修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民航机务维修业的特点以及我国目前机务维修的概况,分析了机务维修行业的安全管理理论,概括了国内外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对风险的概念、风险识别以及风险评价进行综述,为机务维修风险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结合民航维修风险的特点,提出了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机务维修风险进行评价;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涵义;第四部分主要是利用SHEL模型以及因果分析法对机务维修领域的风险源进行识别与分类,建立了风险指标体系。最终建立了民航机务维修的风险评价模型,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引入到机务维修风险评价中,通过建立层次结构,征询专家意见来建立模糊矩阵,然后利用此法来确定机务维修各风险因素的重要度,通过各个风险要素的重要度来对机务维修风险进行评价。 最后,对机务维修系统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运用前面所建立的机务维修风险评价模型,,对机务维修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以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V26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骥;面向高速列车转向架概念设计的拆卸序列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如顺;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综合分析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0年12期

2 周平,朱松岭,姜寿山;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航空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3年12期

3 於秋枫;常磊;;多层次模糊评估在民航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0年01期

4 徐志锋;王勇;那衡;;浅析民用飞机先进维修计划的制订[J];航空工程进展;2011年03期

5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安全检查表[J];化工劳动保护;1999年S3期

6 曾亮;;多层次模糊评估法在民航不安全事件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7 王燕青;张秀艳;;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民用机场安全风险管理[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8 史亚杰;李敬;;民航机务维修系统安全风险监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11期

9 申爱方;张玲;由卫芝;李少丛;焦盈盈;;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巨大儿预测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6期

10 徐开金;;水运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水运;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晓君;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安全评估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苏淑玲;航空运输企业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3 肖女娥;风险评估技术在铁路信号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蔡亮;基于故障树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王子博;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城市快速路施工风险评价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利;朱谷昌;张普斌;夏正清;;灰色系统在赛什塘铜矿区Cu品位预测方面的应用[J];四川有色金属;2009年02期

2 刘铮;孙俊;王冬;费维水;;施工危险源辨识结果库知识的获取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3 杨开云;刘云;王亮;;基于熵权的模糊评价模型在建筑方案优选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4 孙昊;钱永久;樊启武;;拱桥加固方案的模糊层次比较优选[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5 苏红兵;;云南居住建筑的节能评价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6 杨林国,姜印平;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模糊综合评判[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吴新民;张静平;;化学专业学生实验能力与就业能力关联度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杨攀;张宇;;灰色控制系统理论在火灾预测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06年03期

9 钟小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电缆火灾危险性评价[J];安防科技;2010年03期

10 刘云;王保民;;MLS评价法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学进;董玉革;;基于离散模糊事件隶属函数的模糊可靠性分析[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覃菊莹;孟凡永;曾雪兰;;三角模糊数多属性决策的一种新方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荆浩;赵希男;;改进的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在科技中小企业成长能力评价中的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陈晨;陈杰;张娟;;网络化天基信息系统的连续性效能评估[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刘长生;;旅游产业国际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不同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6 李延辉;张玉通;魏引尚;;矿井瓦斯抽采系统可靠性的模糊综合评价[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7 高翔;田俊峰;;西部金属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吴邦强;吴仲雄;;尾矿库安全运行及其评价[A];第四届全国尾矿库安全运行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张美恋;;模糊多属性决策在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中的应用[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茂军;南江霞;田雪;;基于半绝对偏差的多品种期货模糊套期保值模型[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琪;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桃迎;交通领域中的聚类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汪木兰;神经网络硬化实现的共性技术在电力传动中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曲建军;基于提速线路TQI的轨道不平顺预测与辅助决策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兴宽;基于持续创新动力、能力、绩效的创新型企业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任家福;服务商选择与备件备品库存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赵海波;cdma2000 1xEV-DO系统中的服务质量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8 吴富梅;GNSS/INS组合导航误差补偿与自适应滤波理论的拓展[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9 杨洁;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滕跃;基于ISO9000标准的政府科学技术奖励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洋;柳州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段守军;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媛;基于灰关联及其预测的煤矿安全管理及事故预警方法[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贾东芳;离散模型下的美式期权定价[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单文娟;铝电解槽焙烧与启动过程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浩锋;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航段安全评估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0年

7 朱志斌;基于金属材料的扰动磁场检测技术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8 孙明;深井底板突水判别和预测系统开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苟雪;大型商业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黄爱芳;煤炭企业固定资产运行质量评价模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中;孙有朝;;面向维修性设计的民机产品拆卸序列规划方法[J];航空学报;2010年01期

2 潘晓勇,王乾廷,陈强;可拆卸性评价[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梁玲玲;张秀山;;面向维修的可拆卸性设计评价模型及方法[J];舰船电子工程;2011年09期

4 张旭,宁汝新;支持自顶向下设计的产品功能建模技术[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998年04期

5 郭伟祥,刘志峰,刘光复,潘晓勇,黄海鸿;基于模块化思想的拆卸序列规划[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5年03期

6 薛俊芳;邱长华;向东;;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目标拆卸序列规划[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7年06期

7 江吉彬;刘志峰;刘光复;;基于工程语义信息的拆卸序列规划算法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年04期

8 康兰;;基于参数化技术的自顶向下装配建模研究[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6年03期

9 高建刚,向东,陈海峰,段广洪,汪劲松;拆卸与或图拆卸模型连通性筛子的新构造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4年02期

10 易建军;邹富宝;杜磊;李成刚;胡迪青;;面向机械零件设计的可选择性拆卸策略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颖;EOL产品拆卸序列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亚业;三维环境下产品拆卸的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2 邓平;基于三维的机械系统Top-down设计关键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潘兴兴;部分破坏模式下的机电产品拆卸序列规划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曹跃颖;机电产品拆卸序列自动生成模型的理论研究及实现[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5 陈德清;基于图论的产品可拆卸性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曾柳杨;基于CATIA/CAA的虚拟装配约束关系分析与干涉检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7 江高;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及其应用[D];天津大学;2005年

8 刘计娟;基于Top-Down设计的装配模型建模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章小红;基于蚁群算法的产品拆卸序列规划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韩建升;基于遗传算法的拆卸序列规划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东平,黄新宇,黄志伟;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年02期

2 肖义,郭生练,熊立华,雒征;大坝安全评价的可接受风险研究与评述[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3期

3 张巧良;陈俊;;提升ERM能力的对策探讨[J];财会月刊;2005年27期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J];电力信息化;2004年07期

5 俞素平;;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风险因素评估[J];福建建材;2008年01期

6 丁艺;应用模糊评判法评价高速公路交通安全[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席南,白琳;395例巨大儿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2003年02期

8 黄丽民,王华;网络安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9 王华伟;左洪福;;航空公司安全评估研究[J];系统工程;2006年02期

10 万志文,华贲,陆明亮;浅谈危险性可操作研究[J];广东化工;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利琼;在役油气长输管线定量风险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2 曹庆贵;企业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3 赵惠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性与可靠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纪军;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D];重庆大学;2001年

2 李丽;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3 宋磊;航空公司交通灾害预警管理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 谈云峰;我国民航安全运行管理的进一步完善[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5 马志刚;民航飞行安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6 刘丽;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7 张仕彬;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8 李小满;面向对象的安全评估方法及若干评估技术指标的构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4年

9 龚海里;故障树计算机辅助分析优化算法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10 李宇松;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D];吉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卫杰;;民航机务维修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中国民用航空;2005年12期

2 祝建军;浅谈机务维修管理系统中的飞机时间管理[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4年04期

3 曲笛;;机务维修单位风险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4 章文晋,孙福臣;航空公司机务维修计划管理系统开发[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3年06期

5 刘丽;;浅谈民航机务维修的人力资源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9年10期

6 钟诚;合同管理与机务维修[J];国际航空;2000年03期

7 朱军;孙军;;“建设民航强国”之机务维修篇:培育高安全、高效率、高品质的机务维修保障体系——现代航空维修行业发展之现实要求[J];江苏航空;2010年03期

8 贺男;杨九强;李敬军;;浅谈航空机务维修的“工前“准备及“细节”管理[J];才智;2011年11期

9 阎芳;;基于职业特点对机务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内江科技;2008年05期

10 吴万敏;余群英;李绍琳;张建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破解航空机务维修人才紧缺难题[J];中国民用航空;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杰;张永暖;陈玖圣;;民航机务维修计算机辅助工程理论架构及应用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许冰;孟东起;;强化安全意识做好机务维修的安全管理[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朝锋;;航空机务维修管理系统应该解决的几个问题[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贻忠;;应用人为因素理论 完善机务安全体系[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装备制造业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家祥;;管控之道[A];科学持续地发展生产力——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文集[C];2009年

6 宋庆华;张忠义;李礼;刘金涛;;飞参在航空安全工作中的作用[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舒小华;于敬宇;路遥;苏多;;中国民航地空通信系统[A];2010年航空器适航与空中交通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苗苗;;治理航班大面积延误 提升中国民航运行品质[A];探索 创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10年

9 胡杰;曹慧明;;通用航空安全监察自动跟踪平台建设初探[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2分会场-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冯军红;陈明强;;探索我国公务航空FBO的发展[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2分会场-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学刚 特约记者 尚晓华;[N];解放军报;2011年

2 本报通讯员 罗佳;[N];中国民航报;2011年

3 南航新疆维修基地 张洁;[N];中国民航报;2010年

4 通讯员 易春霞 罗光明;[N];中国民航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任江华;[N];人民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陶映荃;[N];工人日报;2010年

7 江山 李国文 肖海洪;[N];人民日报;2011年

8 李源;[N];中国航空报;2009年

9 南航湖南分公司维修厂 黄嘉生;[N];中国民航报;2010年

10 通讯员 王静 姜静;[N];中国民航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海田;民航安全分析与管理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支晓倩;国航运行一体化系统机务维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2 吴旭勇;中国民航机务维修人误分类分析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邓延平;机务维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梁鑫磊;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民航机务维修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2年

5 巴文亮;GH机场机务维修设备管理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淑芳;民航机务维修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6年

7 苟江;基于HFACS模型的机务维修人为差错管理信息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陈建中;基于MEDA程序的民航机务维修差错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岳海杰;HZ公司机务维修团队管理诊断报告[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勇堂;厦航飞机维修业务战略选择与实施[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民航机务维修风险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4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34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c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