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不规则弱引力场小行星探测器软着陆轨迹优化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05 12:03

  本文关键词:小行星探测器的轨道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长春工业大学》 2015年

不规则弱引力场小行星探测器软着陆轨迹优化控制研究

王宏  

【摘要】:随着国内外深空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小行星探测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论文对小行星探测器下降段轨迹进行优化研究,实现燃料最优的目标。考虑下降过程中第三天体引力以及不确定性,用多项式拟合上述优化轨迹,并进行跟踪控制。具体的研究工作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首先,考虑小行星具有体积小、形状不规则、弱引力场等特性,把小行星近似的看成三轴椭球体,并采用球谐系数法建立小行星的弱引力场模型;随后鉴于探测器下降过程的空间环境特征,在固连坐标系下建立了小天体的动力学模型,其中考虑太阳光压,第三天体引力等不确定因素。其次,以燃料最优为目标对小行星探测器的下降轨迹进行优化。根据此连续最优控制问题的特点,采用轨迹优化方法直接法中的高斯伪谱法对问题进行离散,转化成受代数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并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求解。本论文在轨迹优化的设计中考虑了太阳光压,分别用常推力与变推力两种策略进行轨迹的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了两种方法均能实现燃料最优的优化目标,并且小行星能够安全的下降。最后,针对探测器在动力下降段的特点,采用三次多项式拟合得到标称轨迹,然后对此标称轨迹进行跟踪控制。在轨迹跟踪控制阶段,将第三天体引力以及不确定性考虑在内,使其更接近实际的空间环境。由于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故采用了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来进行对标称轨迹的跟踪,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平稳的跟踪下降轨迹,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448.2;V52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伟彪,赵海斌;小行星深空探测的科学意义和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11期

2 屈香菊;;直接多重打靶法在轨迹优化方面的应用[J];飞行力学;1992年01期

3 陈功;傅瑜;郭继峰;;飞行器轨迹优化方法综述[J];飞行力学;2011年04期

4 单永正;段广仁;吕世良;;月球探测器软着陆的最优控制[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09期

5 曲向芳;;日本“隼鸟”探测器的坎坷之旅[J];国际太空;2006年03期

6 朱建丰;徐世杰;;基于自适应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月球软着陆轨道优化[J];航空学报;2007年04期

7 叶培建;邓湘金;彭兢;;国外深空探测态势特点与启示(上)[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8年05期

8 张振江;崔祜涛;任高峰;;不规则形状小行星引力环境建模及球谐系数求取方法[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0年03期

9 于锦海;卫星测高问题的球谐级数解法[J];测绘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梁栋;何英姿;刘良栋;;月球精确软着陆制导轨迹在轨鲁棒跟踪[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兴隆;登月飞行器软着陆的制导与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单永正;月球探测器软着陆的制导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田阳;行星着陆器自主导航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葛春生;深空探测器轨道设计与修正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孙天放;不规则小行星着陆器制导与控制方法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3年

3 董月莎;小行星探测器的轨道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成朋;基于有功负荷ON-OFF调制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孔祥梅;李宏光;;滑模控制中一类趋近律的改进[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3 刘敬娜;赵立纯;;基于营养动力学的浮游植物-动物模型的变结构控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姜伟;何广平;;基于变结构控制的惯性轮摆控制器设计[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朱玉川;马大为;李志刚;乐贵高;;带积分项的火箭炮最优化滑模伺服控制[J];兵工学报;2007年10期

6 刘宇;原建平;侯朝焕;;水下自导武器导引律研究[J];兵工学报;2008年04期

7 魏英杰;吕瑞;张嘉钟;于开平;曹伟;;超空泡航行体的变结构控制器设计[J];兵工学报;2009年08期

8 柯芳;涅乌希宾;;飞行器智能控制系统研究进展[J];兵工学报;2010年07期

9 肖敏;史忠科;;主动攻击水雷出水姿态控制和弹道仿真[J];兵工学报;2010年09期

10 刘伟;柯芳;朱斌;樊键;;半捷联导引头稳定平台的双环滑模变结构控制[J];兵工学报;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春;胡军;吕孝乐;;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段滑模跟踪控制设计[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董磊;刘贤兴;孙宇新;;无轴承异步电机径向悬浮力的微分几何变结构解耦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梁捷;陈力;;漂浮基空间机械臂姿态、关节协调运动的模糊变结构滑模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陈志煌;陈力;;漂浮基双臂空间机器人本体与末端抓手协调运动的模糊滑模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杨林;樊立萍;;基于模糊的电气伺服系统等效滑模变结构控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毛行静;陈力;;漂浮基空间机械臂末端爪手惯性空间轨迹跟踪的改进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案[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张娴;程月华;姜斌;;基于滑模观测器和变结构控制的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设计[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王亚慧;程培新;赵亚丹;张桐;;针对时滞系统的RBF神经网络滑模控制策略[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李岳明;万磊;王波;;新型切换函数滑模控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孙衢;王永玉;;基于云模型的非线性系统智能滑模控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攀;绳索牵引机器人及虚拟重力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前;开关电源的协同控制理论及脉宽调制应用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罗石;线控转向系统主动安全预测控制策略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4 褚端峰;客车行驶稳定性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罗珂;基于输出预测和LMI方法的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杨涛;面向空间任务的追踪理论与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张志锋;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8 关丽荣;基于反推技术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9 张勇;交通流的非线性分析、预测和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王云峰;硫化镍矿选矿过程模型及优化策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蛟龙;平面二级倒立摆的控制策略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何凤平;迟滞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仁政;减摇鳍电液负载仿真台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姜辉;二级倒立摆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王嘉男;海洋潜器全方位推进器主轴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朱志伟;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焦辰辉;基于模糊滑模控制的三维桥式吊车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敬娜;几类生物动力学系统模型的变结构控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成杰;变结构控制在阵列式磁集成电压调整模块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10 雷家宁;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建丰;徐世杰;;月球重力转弯软着陆的模糊变结构控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2 欧阳自远;中国探月行动[J];百科知识;2004年11期

3 陈刚;万自明;徐敏;陈士橹;;遗传算法在航天器轨迹优化中的应用[J];弹道学报;2006年01期

4 王劼,崔乃刚,刘暾;通过“建立月球垂线”实现月球软着陆方法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0年04期

5 马克茂,陈立甲,王子才;实用飞行器软着陆控制律设计[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1年02期

6 王鹏基;张熇;曲广吉;;月球软着陆接近段最优开关制导律设计分析[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7年04期

7 张旭辉;刘竹生;;火星探测器轨道设计与优化技术[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8年02期

8 徐伟彪,赵海斌;小行星深空探测的科学意义和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11期

9 黄翔宇,崔祜涛,崔平远;探测器着陆小天体的自主光学导航研究[J];电子学报;2003年05期

10 刘彦骅;中国“嫦娥计划”的六大意义[J];飞碟探索;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尚海滨;崔平远;栾恩杰;;基于平均法的小推力转移轨道优化研究[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周净扬;周荻;段广仁;;月球探测器软着陆最优轨道设计[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刘林;侯锡云;;关于小行星探测中的轨道问题[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史雪岩;崔祜涛;崔平远;;深空探测器绕飞小天体的轨道动力学分析[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梦然;[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振江;近小行星轨道动力学研究及其在引力拖车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郗晓宁;月球探测器轨道动力学及其设计[D];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00年

3 孙军伟;月球探测器自主导航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李爽;基于光学测量的相对导航方法及在星际着陆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刘宇飞;深空自主导航方法研究及在接近小天体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龚胜平;太阳帆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7 单永正;月球探测器软着陆的制导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朱圣英;小天体探测器光学导航与自主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葛春生;深空探测器轨道设计与修正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蔡艳芳;月球探测器软着陆制导控制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马文臻;深空探测器的轨道设计与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6年

4 常晓飞;月球着陆舱制动减速段的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李黎;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李冬雪;月球探测器软着陆有限推力控制轨道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刘浩敏;月球软着陆主制动段制导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郭敏华;月球软着陆的建模与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李小玉;深空借力飞行/小推力轨道设计与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悦;刘欢;王开强;张柏楠;;载人探测小行星的目标星选择[J];航天器工程;2012年06期

2 吴国兴;;美国为什么要去捉小行星?[J];太空探索;2014年03期

3 袁崇焕;;“隼鸟”历险记——日本“隼鸟”号飞船探测小行星纪实[J];国外科技动态;2005年12期

4 吴国兴;;如何与小行星亲密接触[J];太空探索;2011年06期

5 谢懿;;小行星,大挑战[J];太空探索;2012年04期

6 尹怀勤;;大胆设想:捉一个小行星建家园[J];太空探索;2013年03期

7 前哨;用小行星作太空武器(上)[J];太空探索;2003年05期

8 任大力;小行星撞击探秘[J];飞碟探索;2000年05期

9 庾晋 ,周艳琼 ,白杉;小行星:人类的现实威胁[J];飞碟探索;2001年06期

10 羽子;;日本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起死回生[J];国际太空;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斌;倪维斗;马月华;李广宇;;小行星和彗星空间探测[A];第七届全国空间化学与陨石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赵海斌;徐伟彪;马月华;;小行星深空探测的科学目标与探测计划[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刘业楠;孟立飞;任琼英;赵华;刘国青;易忠;张超;;小行星类雅效应探测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4 马月华;倪维斗;李广宇;赵海斌;;自导航小行星空间探测[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宝音;;小行星探测中的动力学与优化问题[A];第三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杨剑峰;盛英华;徐博;;我国小行星探测发展趋势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7 崔平远;崔祜涛;赵海滨;董光亮;邱景辉;栾恩杰;吴伟仁;田玉龙;;我国小行星探测方案设想[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庞之浩;;世界小行星探测概览[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六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缪秉魁;林杨挺;陈宏毅;;小行星探测研究现状与展望[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10 孙克新;徐亮;方宝东;;小行星探测目标选取探讨[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京;[N];大众科技报;2002年

2 李冰之;[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李冰之;[N];中国航天报;2009年

4 邓鑫;[N];深圳特区报;2011年

5 骢骁 刘锴;[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6 林荫;[N];文汇报;2012年

7 南方周末记者 黄永明;[N];南方周末;2012年

8 本报驻美国记者 陈一鸣;[N];人民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王婷婷;[N];科技日报;2013年

10 王婷婷;[N];中国矿业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晓彬;小行星形状和自转参量的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2 赵志军;小行星着陆装置及其侵彻锚固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宏;不规则弱引力场小行星探测器软着陆轨迹优化控制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

>长春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相关作者

>王晓彬 >赵志军

>王宏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小行星探测器的轨道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5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35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a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