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河湖底泥在管道输送及调理中形态结构与脱水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4 22:59
  在外源截断的情况下,底泥疏浚是清除河湖内源污染的有效方法,疏浚过程主要包括底泥搅动吸起、管道输送和泥水固液分离三个技术环节。目前实际工程中,底泥是在管道输送后再进行调理脱水,试验考虑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同时进行加药调理的可行性,从而提高疏浚工程效率。本研究以河湖底泥为研究对象,以底泥形态结构为切入点,通过模拟实际的疏浚过程,考察不同输送条件下,底泥在管道输送中、输送中加药调理、输送后加药调理三种情况下形态结构与脱水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结论如下:(1)底泥经管道输送后,粒径值和分维值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比阻值增大,但总体上变化幅度不大;在不同输送条件下,依次改变底泥初始浓度、输送流速和底泥弯头角度,得到最佳的底泥初始浓度为15%,输送流速为1.5 m/s,弯头角度为45°,此时底泥的粒径值和分维值较大,底泥脱水性能相较更好。(2)在输送管道中分别投加一定量的调理剂PAC和CPAM,经输送后的底泥粒径值和分维值均有所增大,比阻值减小,脱水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且CPAM调理后的底泥脱水性能比PAC调理后更好;管道投加PAC时,当投加量为1.6 g/L,管道输送流速为2.0 m/s,底泥初始...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原始底泥颗粒粒径分布图??

图2.1原始底泥颗粒粒径分布图??

?9.1??图2.1为原始底泥颗粒粒径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原始底泥中粘性颗粒占比大,??平均粒径较小,中值粒径主要在8.500?pm左右。??4?^??/?■??■??■??T?、■??1?i??^?4?-?。??^?■?\??■??^?■?T?\???ki?■?■??礤?2....


图2.2试验输送装置图??试验系统包括储泥桶、污泥泵、加药泵及管路系统等

图2.2试验输送装置图??试验系统包括储泥桶、污泥泵、加药泵及管路系统等

为模拟实际疏竣作业中泥浆的输送流态,通过参考实际疏浚工程的输送参数范围、??管道走向、弯头角度等,在实际的输送流速下,将输送参数等比例缩小后,确定试验装??置,如图2.2所示。??卜、?..二??⑧、^???_____?I??_??(注:(a)图中①储泥桶;②揽拌装置;③污泥泵;....


图2.3试验比阻装置图??(2)比阻的测定步骤??

图2.3试验比阻装置图??(2)比阻的测定步骤??

—过滤面积(m2);??Rf—过滤介质阻抗(1/m2)?^??比阻试验装置如图2.3所示。??①—??\7??FF/?f'-t??t?/U.?\?6)??f⑦?卜\?丨0??1—布氏漏斗;2—计量量筒;3—稳压瓶;4—压力表;5一真空泵??图2.3试验比阻装置图??(2)比阻的测....


图3.1不同初始浓度下各采样点粒径的变化规律??

图3.1不同初始浓度下各采样点粒径的变化规律??

样点#1、#2、#3、#4和#5距加药点的位置分别为:3?m、6?m、8?m、11m和14?m。??3.2.1初始浓度对底泥形态结构的影响??图3.1为不同初始浓度下各采样点底泥粒径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在输送之前,??底泥初始浓度越高,其粒径值越大。底泥初始浓度为2%?5%时,....



本文编号:3981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981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b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