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吉利汽车颠覆性创新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0 11:11

  本文关键词:吉利汽车颠覆性创新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汽车产业也经过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汽车产业拥有人才集中、技术集中、资金集中、经济效益高、综合性强的特征,而且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仅代表一个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其发展能够促进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够使一国的就业率得到改善。中国的汽车产业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条件而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殊性,吉利汽车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大环境中逐步成长,其进步和发展的速度令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国际汽车厂商也受到极大的威胁,因此,针对吉利汽车的颠覆性创新和跨越式发展,对其颠覆性创新模式进行客观的分析对于吉利汽车乃至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在借鉴和研究国内外各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前提下,首先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依据吉利汽车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研发情况、销售情况对其所经历的颠覆性创新进行研究,并依此分析了吉利汽车颠覆性创新的模式,在此建立了在位企业和后发企业对创新策略的决策模型,从经济学角度证明了以吉利汽车为代表的后发企业进行颠覆性创新的必要性。其次,本文构建了包括新技术投资比例、技术人员比例、专利数、新技术产品利润比例和新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5个评价指标的吉利汽车颠覆性创新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再次,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吉利汽车颠覆性创新模式进行评价并分析。最后,本文根据吉利汽车的颠覆性创新和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阐述了对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吉利汽车 颠覆性创新 创新模式 评价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26.47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问题的提出10-11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3.1 颠覆性创新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3.2 企业颠覆性创新模式评价的研究现状13-15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5-17
  • 1.4.1 研究内容15
  • 1.4.2 研究方法15-16
  • 1.4.3 技术路线16-17
  • 第2章 汽车制造企业颠覆性创新机理分析17-24
  • 2.1 颠覆性创新的内涵与构成要素17-19
  • 2.1.1 颠覆性创新的内涵17-18
  • 2.1.2 颠覆性创新的构成要素18-19
  • 2.2 在位汽车制造企业颠覆性创新与路径依赖19-20
  • 2.2.1 在位企业各要素的路径依赖特征19-20
  • 2.2.2 在位汽车制造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的主要障碍20
  • 2.3 后发汽车制造企业颠覆性创新与路径突破20-23
  • 2.3.1 后发汽车制造企业的优势与劣势20-22
  • 2.3.2 后发汽车制造企业的可选突破路径22-23
  • 2.4 本章小结23-24
  • 第3章 吉利汽车的创新模式选择分析24-42
  • 3.1 吉利汽车现状24-26
  • 3.1.1 吉利汽车的概况24
  • 3.1.2 吉利汽车的研发情况24-25
  • 3.1.3 吉利汽车的市场状况25-26
  • 3.2 吉利汽车创新模式选择的博弈模型分析26-33
  • 3.2.1 模型的建立26-27
  • 3.2.2 模型求解及分析27-32
  • 3.2.3 博弈结果讨论32
  • 3.2.4 博弈结果总结与启示32-33
  • 3.3 吉利汽车颠覆性创新模式的评价33-38
  • 3.3.1 吉利汽车颠覆性创新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3-35
  • 3.3.2 颠覆性创新模式的评价35-38
  • 3.4 吉利汽车的颠覆性创新分析38-41
  • 3.4.1 吉利汽车颠覆性创新的特征38-39
  • 3.4.2 吉利汽车颠覆性创新的历程39-41
  • 3.5 本章小结41-42
  • 第4章 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建议42-47
  • 4.1 吉利汽车颠覆性创新发展的现实意义42
  • 4.2 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障碍分析42-44
  • 4.2.1 合资模式主导市场42-43
  • 4.2.2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43-44
  • 4.3 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建议44-46
  • 4.3.1 打破以合资模式为主的市场格局44
  • 4.3.2 增强以自主研发为主的颠覆性创新能力44-45
  • 4.3.3 重视人才储备45-46
  • 4.4 本章小结46-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男;刘霄;;制度路径依赖理论的发展、逻辑基础和分析框架[J];当代财经;2007年07期

2 卢怀宝,冯英浚,曲世友,徐伯承,陈金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二次相对评价法[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薛捷;;破坏性创新理论述评及推进策略[J];管理学报;2013年05期

4 焦玉灿;罗亚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7期

5 梅小安,彭俊武;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弱势指标倍数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02期

6 唐炜;蒋日富;鹿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5期

7 陈继祥;王敏;;破坏性创新理论最新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1期

8 张洪石,陈劲;突破性创新的组织模式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年04期

9 吴贵生,谢伟;“破坏性创新”与组织响应[J];科学学研究;1997年04期

10 胡恩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价[J];科研管理;200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玲;公司治理的路径依赖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吉利汽车颠覆性创新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57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a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