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与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0 12:09

  本文关键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与仿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汽车诞生一百多年以来,现在已经成为最为普及的交通工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全世界汽车产量和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工业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和造成的环境破坏,也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另外,据报道以目前世界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和年消费量来计算,石油资源将会在30-40年后枯竭。我国的汽车工业目前面临的是环保和节能的双重压力。电动汽车可以部分或者全部的利用电能进行驱动,而电能可以通过其它形式的能量获得。汽车的制动能量进行回收利用,可以提高汽车能量的利用率,它也是当今电动汽车技术探索的热点问题。 本文阐述了汽车再生制动系统工作的基本原理,并对汽车在再生制动系统的制动力和能量转换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再生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以国产某型号的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然后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和Advisor软件建立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在ECE工况与1015工况下对纯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依据种评价指标对汽车再生制动的控制策略的仿真结果进行评判,最后依据评判结果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案,有效的增加了汽车再生制动系统能量的回收效率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 再生制动系统 控制策略 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U469.7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6
  • 1.1 课题意义及背景10-11
  • 1.2 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11-14
  • 1.2.1 国外的发展现状11-13
  • 1.2.2 国内发展现状13-14
  • 1.3 国内外再生制动系统的研究现状14-15
  •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14
  •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14-15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5-16
  • 2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的基本原理16-30
  • 2.1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16-19
  • 2.2 再生制动系统的制动能量分析19-22
  • 2.2.1 电动汽车制动过程的能量转换19-20
  • 2.2.2 汽车制动能量的传递过程20-22
  • 2.3 再生制动系统的储能方式22-24
  • 2.3.1 电储能式再生制动系统23
  • 2.3.2 液压式再生制动系统23-24
  • 2.3.3 飞轮式再生制动系统24
  • 2.4 电储能装置24-26
  • 2.5 电动汽车制动过程中的力学分析26-29
  • 2.5.1 制动时车轮受力26
  • 2.5.2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26-28
  • 2.5.3 理想的汽车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28-29
  • 2.6 本章小结29-30
  • 3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研究30-42
  • 3.1 汽车在前轮和后轮上的制动功率和制动能量31-33
  • 3.2 典型的再生制动控制理论33-39
  • 3.2.1 理想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34-36
  • 3.2.2 最佳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36-38
  • 3.2.3 并联再生制动控制策略38-39
  • 3.3 制动能量多过程知觉度回馈策略39-41
  • 3.4 本章小结41-42
  • 4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仿真分析42-65
  • 4.1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建模42-54
  • 4.1.1 汽车动力学模块42-44
  • 4.1.2 变速器模块44-45
  • 4.1.3 电机模型45-46
  • 4.1.4 电池模型46-52
  • 4.1.5 控制策略模型52-54
  • 4.2 再生制动系统仿真工况及评价指标的选择54-56
  • 4.3 常规制动工况下的仿真分析56-61
  • 4.3.1 汽车在初始车速为30公里/小时下的仿真结果56-58
  • 4.3.2 汽车初始车速在50公里/小时情况下的仿真结果58-59
  • 4.3.3 初始车速为80公里/小时制动时的仿真结果59-60
  • 4.3.4 汽车常规制动工况仿真结果分析60-61
  • 4.4 循环工况下的仿真结果与分析61-64
  • 4.4.1 ECE工况下并联再生制动策略仿真结果61
  • 4.4.2 1015循环工况下并联再生制动策略仿真结果61-62
  • 4.4.3 两种工况并联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分析与改进62-64
  • 4.5 本章小结64-65
  • 5 结论65-66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和发表论文情况66-67
  • 致谢67-68
  • 参考文献68-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夕明,孙逢春;电动汽车能量存储技术概况[J];电源技术;2001年01期

2 李荐,钟晖,钟海云,戴艳阳,温俊杰;超级电容器应用设计[J];电源技术;2004年06期

3 公静;陶伶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标准化的思考[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0年08期

4 辛凤影;王海博;;电动汽车发展现状与商业化前景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0年07期

5 仇斌;陈全世;张开斌;;北京市区电动轻型客车制动能量回收潜力[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12期

6 陈晓东,何仁,杨正林;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性能仿真软件研究与开发[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7 张志杰;李茂德;;锂离子动力电池温升特性的研究[J];汽车工程;2010年04期

8 盖福祥;杜家益;张彤;;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的归类及其应用[J];汽车工程;2011年03期

9 麻友良,陈全世,齐占宁;电动汽车用电池SOC定义与检测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11期

10 张亚军;杨盼盼;;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建模与仿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贵平;纯电动汽车驱动与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邹积勇;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与仿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57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6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