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典型地段思茅松天然林生物量分配的比较分析及环境解释

发布时间:2020-10-15 11:07
   本研究以云南省普洱市三个典型位点的思茅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在三个典型位点共实测45块样地和128株样木基本测树因子、部分生物量、地形因子和土壤样本数据。利用实测数据计算出思茅松天然林各维量生物量,并分析各典型位点思茅松天然林各维量生物量的分配规律。基于思茅松天然林各维量生物量并结合环境因子(地形因子、林分因子、土壤因子),借助相关性分析以及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分析思茅松天然林各维量生物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给出思茅松天然林生物量分配的环境解释。研究表明:(1)思茅松天然林各维量生物量分配规律通过比较思茅松天然林各维量生物量可以看出,各层生物量及百分比分配规律均为:乔木层枯落物层(根系生物量及百分比除外)灌木层草本层,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占绝对优势(92.78%以上)。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及百分比分配规律均为:木材根系枝≈皮叶,其中木材生物量占绝对优势(53.02%以上)。乔木层思茅松及其他树种各器官的生物量占乔木层总生物量百分比分配规律均为:思茅松其他树种,且思茅松占绝对优势。此外,思茅松天然林各维量生物量及百分比分配在三个典型位点上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三个典型位点中灌木层,草本层生物量及百分比思茅区占优势。三个典型位点中乔木地上、乔木层总、林分地上、林分总生物量及百分比、乔木层各维量木材、各维量地上总、各维量总生物量澜沧县占优势。三个典型位点中乔木层各维量皮生物量百分比、思茅松和乔木层叶生物量百分比、乔木层各器官占乔木层总生物量的百分比墨江县占优势。(2)思茅松天然林各维量生物量分配的环境解释通过对思茅松天然林各维量生物量与地形因子的CCA分析结果发现,前两轴的累积解释量均在86.9%以上。从CCA二维排序图可以看出,海拔和坡向对思茅松天然林各维量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从思茅松天然林各维量生物量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随海拔的增加各维量生物量基本呈减少的趋势。通过对思茅松天然林各维量生物量与林分因子的CCA分析结果发现,前两轴的累积解释量均在93.3%以上。从CCA二维排序图上可以看出林分密度指数、平均树高、优势树高和地位指数对思茅松天然林各维量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从思茅松天然林的各维量生物量与林分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随林分密度指数、平均树高、优势树高的增加各维量生物量基本呈增加的趋势。通过对思茅松天然林各维量生物量与土壤因子的CCA分析结果发现,前两轴的累积解释量均在84.7%以上。从CCA二维排序图上可以得到,土壤pH值、全磷对思茅松天然林各层生物量影响最大,速效钾、水解性氮对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影响最大。从思茅松天然林的各维量生物量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随土壤pH值的增加,各维量生物量基本呈增加的趋势。综合各环境因子来看,地形因子中的海拔和坡向,林分因子中的林分密度指数、平均树高、优势树高和地位指数,土壤因子中的土壤pH值、全磷、水解性氮、速效钾均对思茅松天然林各维量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
【学位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791.24
【部分图文】:

典型地段思茅松天然林生物量分配的比较分析及环境解释


研究区位置示意图

总生物量,思茅松,天然林,分配差异


21图 3-1 思茅松天然林各层总生物量分配差异比较ig.3-1 The distribution difference of total biomass for each layer in Simao pine natural for

总生物量,思茅松,天然林,差异比较


图 3-2 思茅松天然林各层总生物量分配百分比差异比较Fig.3-2 The percentage difference of total biomass for each layer in Simao pine natural forest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红燕;童清;邓桂香;赵航文;段丽晶;贾平;;思茅松良种扦插苗造林初期生长效果[J];福建林业科技;2018年02期

2 孟梦;李江;岳华;陈宏伟;冯弦;;镇沅县思茅松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11年01期

3 孙建华;;“思茅松新型增脂剂研制开发"项目通过鉴定[J];林业科技开发;2006年02期

4 苏贤益;;思茅松情结(散文)[J];云南林业;2006年04期

5 郭建欣;张吉宏;陈夫山;;思茅松的发展与合理利用[J];天津造纸;2006年03期

6 李明;思茅松高产脂良种的开发利用[J];云南林业;2003年05期

7 李莲芳,赵文书,唐社云,郭宇渭,汪福斌;思茅松苗木培育研究[J];云南林业科技;1997年04期

8 吴兆录;思茅松研究现状的探讨[J];林业科学;1994年02期

9 杨璋;;省树应为思茅松[J];云南林业;1986年03期

10 赵子雄;;“思茅松不同采脂方法与产脂量和树木生长关系”科研成果鉴定会在思茅召开[J];云南林业科技;198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贾呈鑫卓;思茅松人工林细根动态和碳储量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年

2 李江;思茅松中幼龄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动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白尚斌;西南桦、思茅松和北美红杉幼苗对N、P养分的适应机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4 欧光龙;气候变化背景下思茅松天然林生物量模型构建[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明泉;典型地段思茅松天然林生物量分配的比较分析及环境解释[D];西南林业大学;2018年

2 吴楠;天地空遥感提取树种分布交错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3 朱彦鹏;松墨天牛种群空间格局特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4 袁敬;思茅松常规硫酸盐法制浆中半纤维素的预提取及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5 曹永建;漆酶活化木材生产人造板及其胶合机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相浩亮;思茅松高沸点有机溶剂法制浆性能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7 吴明山;回归模型的估计方法及在林业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林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842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842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b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