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喷灌水肥与种植密度对水氮分布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6-14 19:42
  我国目前农田水肥利用率不高,大量的水肥流失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因此开展新型灌水施肥方式研究对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以豫北地区冬小麦-夏大豆连作为基础,通过喷灌水肥一体化的灌溉施肥方式,冬小麦试验季设置2个种植密度:D1(187 kg/hm2)和D2(262 kg/hm2),3个施肥频次:F1(返青后追肥1次)、F2(返青后追肥2次)和F3(返青后追肥3次);夏大豆试验季设置3个种植密度:E1(14.63万株/hm2)、E2(24.75万株/hm2)和E3(27.50万株/hm2),3个灌溉定额:W1(70 mm)、W2(100mm)、W3(130mm)。实测作物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土壤硝态氮含量、收获后作物产量,以探究不同的种植密度、灌水量、施肥频次对冬小麦和夏大豆产量、土壤水氮分布运移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取得的结果与结论如下:(1)冬小麦主要生育期的根系生长土层含水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显著提高,在施肥频次相同时,增大种植密度能显著提高0~100c...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技术路线图

图1-1技术路线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前言5本文以豫北地区冬小麦-夏大豆轮作作为研究对象,用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灌溉施肥技术,研究不同的种植密度与水肥互作下的土壤水氮分布规律及其对土壤水肥运移的影响。对不同处理下冬小麦和夏大豆全生育期的土壤含水率和硝态氮含量进行测定与计算,作物收获后....


图2-1冬小麦生育期降雨气温数值

图2-1冬小麦生育期降雨气温数值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试验研究方案6第二章试验研究方案2.1研究区概况2.1.1试验区基本资料田间试验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在河南省新乡市七里营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新乡综合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位于北纬35°18′,东经113°54′,海拔73.2....


图2-2夏大豆生育期降雨气温数值

图2-2夏大豆生育期降雨气温数值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试验研究方案7图2-2夏大豆生育期降雨气温数值Fig.2-1Rainfallandtemperatureduringthegrowthperiodofsummersoybean由图2-1可知,冬小麦全生育期内共降雨10次,总降水量为77.35mm,....


图3-1冬小麦各生育期0~100cm土层水分分布:(a

图3-1冬小麦各生育期0~100cm土层水分分布:(a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喷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12(e)图3-1冬小麦各生育期0~100cm土层水分分布:(a)播前;(b)拔节期;(c)孕穗期;(d)灌浆期;(e)成熟期Fig.3-1Moisturetransportof0~100cmsoillayerdur....



本文编号:3994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994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4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