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多变量水文事件重现期计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6 16:36
【摘要】:在水文学中,重现期指水文事件连续发生的平均间隔时间长度,是一个衡量水文事件量级的重要概念。工程设计中的单变量重现期计算方法,仅用单一变量描述事件的发生规律,并未考虑其他变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多变量分析研究发现,Copula函数与传统的多变量频率分析方法相比优势明显。本文采用Copula函数对陕北地区12个水文站的洪水进行多变量分析,并计算不同定义下的重现期。首先用皮尔逊Ⅲ型分布曲线拟合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用对数正态分布曲线拟合洪水历时,再利用单变量概率分布的假设检验,判断所选分布是否能够用于描述洪水特征变量。根据理论边缘分布,计算平稳条件下的重现期,以林家村水文站的年径流量序列为例,计算具有趋势变异的非平稳条件下的重现期。用3类相关性指标和变量相关性图,分析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洪水历时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揭示变量之间的相依性结构。采用基于Copula函数的极大似然法估计洪水变量联合概率分布参数;选用均方根误差法(RMSE)、Akaike信息准则(AIC)和Bayesian信息准则(BIC)作为拟合优度标准,选出各站拟合度较好的Copula函数类型,并对概率模型进行假设检验;根据各站联合概率分布,计算相应的联合重现期、同现重现期和Kendall重现期,并推求给定重现期下的水文设计值,并进行对比分析,旨从概率统计分析的角度分析极端水文事件的特征及发生规律,以期为水利工程水文计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皮尔逊Ⅲ型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作为理论边缘分布,拟合研究区12个站洪水变量,所得边缘分布通过假设检验,说明皮尔逊Ⅲ型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可以用来描述研究区各站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和洪水历时。(2)单变量重现期计算结果表明,时变参数概率模型拟合具有趋势变异水文序列效果较好,传统重现期计算方法难以满足非平稳条件下的水文序列计算需要。由洪水变量相关性指标和相关关系图中可知,洪峰流量与洪水总量、洪水总量与洪水历时之间的相依性较好,洪峰流量与洪水历时之间的相依性较弱。(3)用常见的Archimedean Copula函数,构建洪水变量的多变量概率模型,假设检验结果表明,12个站的洪水多变量概率模型均通过了假设检验,说明常见的Archimedean Copula函数可用来对洪水进行多变量分析。(4)多变量重现期计算结果表明,以联合重现期为标准计推算的洪水设计值大于Kendall重现期和同现重现期,而以Kendall重现期为标准计算得到的洪水设计值大于同现重现期。原因在于联合重现期在考虑危险区域时扩大了危险事件区域,使得在相同洪水设计值组合下危险发生概率变大,计算得到的重现期偏小;反之在相同的重现期水平条件下,以联合重现期为计算标准的洪水设计值偏大。同理,同现重现期缩小了洪水设计值的危险发生概率,使得推求的洪水设计值偏小。(5)从重现期定义角度考虑,联合重现期与同现重现期根据各变量值大小直接划分危险区域,虽然会导致危险区域扩大或缩小,但其对危险事件的定义明确,可满足一些特定的应用需要,如在工程中遇到要求变量须同时超过临界值的情况时,便可用同现重现期作为计算标准。在高维情况下,根据变量值可定义的重现期组合较多,选取合适的多变量重现期计算方法困难,Kendall重现期根据联合概率值划分的危险区域,可合理地描述一般情况下的多变量洪水危险事件。因此,在没有提前定义危险事件的一般情况下,推荐采用Kendall重现期作为多变量重现期计算标准。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浩辉;宋丽莉;植石群;蒋承霖;;重现期风速风压计算系统介绍[J];广东气象;2009年03期

2 R.SRIKANTHAN ,T.A.MCMAHON ,续亮;用降雨和河川径流资料随机分析确定干旱事件的重现期[J];干旱区地理;1987年04期

3 马京津;李书严;王冀;;北京市强降雨分区及重现期研究[J];气象;2012年05期

4 王正发;多年持续干旱的概率分析及重现期的确定[J];陕西水力发电;1995年01期

5 李源锋;罗碧瑜;谢龙生;;用Pearson-Ⅲ概率分布推算梅州春旱的重现期[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9年01期

6 贾青;李志军;李长玉;李士森;谷欣;;不同重现期水库冰厚度曲线的绘制与分析[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9年03期

7 肖名忠;张强;陈晓宏;;基于多变量概率分析的珠江流域干旱特征研究[J];地理学报;2012年01期

8 葛黎丽;屈衍;张志旭;严幼芳;齐义泉;;南海深水区风、浪、流多年一遇重现期极值的推算[J];中国海上油气;2009年03期

9 杨好周;梁忠民;胡义明;常文娟;;游程理论在云南省干旱重现期分析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3年12期

10 柴苑苑;;深圳市2008年“6·13”暴雨重现期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行才;兰晓晏;张婷;;浙江省旱灾重现期估计方法[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2 李正农;吴红华;;大风重现期的风险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董胜;侯鹏;冯春健;;考虑设计寿命的风浪联合重现期标准初探[A];2009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贾青;李志军;梁景江;李士森;;红旗泡水库不同重现期冰厚度的推算[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柳德新;2011年降雨百年来最少[N];湖南日报;2012年

2 马连亮;“绿色房顶”的暴雨蓄滞功能[N];中国水利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史黎翔;多变量水文事件重现期计算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张建芳;台风影响下极值波高极值水位联合重现期的推算[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82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682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0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