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地震数据五维插值技术在羊塔克地区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9-24 17:17
   由于能完全描述地震数据的最小空间有五个维度:主测线,联络测线,偏移距,方位角,以及时间(其它的参量也行,例如:频率),因此同时在地震数据的五个维度中进行插值能够通过修正振幅和相位的变量从而很大程度上恢复出缺失的数据。由于地震数据在主测线—联络测线—偏移距—方位角—频率域中的五维谱含有稀疏约束,因此本文应用五维傅立叶重建方法。在综述地震数据规则化和插值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难点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带限信号重建原理、压缩感知原理、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五维插值基本原理,并将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五维插值方法应用于羊塔克工区的实际地震数据的五维插值,该插值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主要由于经济因素和地表条件限制引起的波场稀疏以及数据不规则的问题。最后对五维插值技术进行了总结。
【学位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P631.44
【部分图文】:

示意图,示意图,低幅度,地震资料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论文题目来源于《2015年塔里木盆地地震技术攻关》项目。图1.1[1]和图1.2[2]显示了由于地震数据在实际采样过程中由于地形原因导致了采样数据出现大的间隔以及采集脚印等数据不规则的问题。图 1.1 陆上地震资料采集示意图Fig 1.1 Land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diagram图1.3显示了塔里木盆地羊塔克工区的分布情况,该工区的地震资料主要是在94年和95年采集的,为了继续深化羊塔克构造带低幅度圈闭综合研究力度,准确落实低幅度圈闭形态、提高断层成像精度,又重新对该区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羊塔克94、95原始网格大小为 25 m 50m,方位角北偏东19.2°,在新的网格25 m 25m下,inline方向形成连续空道(约5有效道/5空道交替),但xline方向没有连续空道

脚印,示意图


图1.1[1]和图1.2[2]显示了由于地震数据在实际采样过程中由于地形原因导致了采样数据出现大的间隔以及采集脚印等数据不规则的问题。图 1.1 陆上地震资料采集示意图Fig 1.1 Land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diagram图1.3显示了塔里木盆地羊塔克工区的分布情况,该工区的地震资料主要是在94年和95年采集的,为了继续深化羊塔克构造带低幅度圈闭综合研究力度,准确落实低幅度圈闭形态、提高断层成像精度,又重新对该区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羊塔克94、95原始网格大小为 25 m 50m,方位角北偏东19.2°,在新的网格25 m 25m下,inline方向形成连续空道(约5有效道/5空道交替),但xline方向没有连续空道

分布概况,工区,低幅度


图 1.1 陆上地震资料采集示意图Fig 1.1 Land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diagram图1.3显示了塔里木盆地羊塔克工区的分布情况,该工区的地震资料主要是在94年和95年采集的,为了继续深化羊塔克构造带低幅度圈闭综合研究力度,准确落实低幅度圈闭形态、提高断层成像精度,又重新对该区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羊塔克94、95原始网格大小为 25 m 50m,方位角北偏东19.2°,在新的网格25 m 25m下,inline方向形成连续空道(约5有效道/5空道交替),但xline方向没有连续空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冷广升;;地震数据规则化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0年02期

2 吴清岭;李来林;陈斌;毕民;;基于覆盖次数的叠前振幅归一化处理在大庆油田的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2期

3 辛可锋,王华忠,王成礼,马在田,徐兆涛,匡斌,胡中标;叠前地震数据的规则化[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刚;基于压缩感知和稀疏表示的地震数据重建与去噪[D];清华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26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826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1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