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几种多酚与牛乳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0 05:13
【摘要】:黄酮类化合物以及酚酸是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茶叶、坚果等植物中的一类重要膳食多酚,具有多种重要生物活性。在食品的加工和储藏过程中,黄酮类化合物以及酚酸可与食品组分中的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蛋白的结构以及功能特性。本研究选取了四种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柚皮素、山奈酚和染料木黄酮)以及六种酚酸(DA、GA、SA、CaA、FA和ChA),采用了荧光光谱、圆二色谱、紫外-可见光谱以及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几种不同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以及酚酸与牛乳蛋白中的β-乳球蛋白(β-LG)以及β-酪蛋白(β-CN)的相互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4种不用结构黄酮(芹菜素、柚皮素、染料木黄酮和山奈酚)与β-LG的相互作用。黄酮通过静态猝灭的方式与β-LG形成黄酮-β-LG复合物;氢键和范德华力是芹菜素以及柚皮素与β-LG形成复合物的主要驱动力,疏水作用力是染料木黄酮以及山奈酚与β-LG主要驱动力;芹菜素的C_2=C_3双键的氢化、C_3羟基化以及B环位置的异构化均减弱了其与β-LG的亲和力;黄酮类物质的加入能够改变β-LG的构象,诱导β-LG的α螺旋向无规则卷曲转变,使蛋白的结构变松散,同时降低了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分子模拟对接的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和β-LG的一些氨基酸相互作用并结合在蛋白的表面。(2)采用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和分子对接模拟研究了6种不同结构酚酸(DA、GA、SA、CaA、FA和ChA)与β-LG的相互作用。不同结构酚酸与β-LG具有不同的结合亲和力,六种酚酸与β-LG亲和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是CaAChAFASADAGA;酚酸的类型(BAs或CAs)是影响酚酸与β-LG结合亲和力的重要结构因素;分子对接的结果表明酚酸结合在β-LG的疏水性空腔中并与周围的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疏水作用力是酚酸和蛋白结合过程中的主要驱动力;酚酸的加入改变了β-LG的构象,使蛋白的β折叠降低、β转角增加,并降低了蛋白的表面疏水性。(3)选取了6种酚酸(DA、GA、SA、CaA、FA和ChA)研究其与β-CN的结合相互作用。不同结构酚酸与β-CN显示出了不同结合亲和力。羟基化、甲基化和空间位阻以及酚酸的类型(BAs或CAs)都是影响酚酸与β-CN结合亲和力的重要结构因素;在形成β-CN-酚酸复合物过程中的荧光猝灭机理是静态猝灭,不同结构酚酸在β-CN上具有不同的结合位点,且酚酸和β-CN存在单一的结合位点;疏水作用力是β-CN和苯甲酸型衍生物(BAs)结合的主要驱动力,静电作用是β-CN和肉桂酸性衍生物(CAs)结合的主要驱动力;酚酸的添加改变了β-CN的结构,降低了蛋白无规则卷曲含量以及蛋白的表面疏水性。此外,β-CN和酚酸的结合相互作用降低了酚酸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图文】:

酪蛋白胶,电子显微镜


图 1-1. 电子显微镜下酪蛋白胶束[14](A)及酪蛋白胶束结构示意图[15](B)Fig 1-1. Electron micrograph of a individal casein micelle (A) and schematic structure of thecasein micelle(B)1.3.1 β-乳 蛋白β-LG 是乳清蛋白中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其含量约占中乳清蛋白含量的 50-55%,在生理条件下,β-LG 主要以二聚体分子存在。每个 β-LG 单链含有 162 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为 18.4 kDa,其中每个单体含有 5 个半胱氨酸残基(Cys66-Cys160、Cys106-Cys119、Cys121)、4 个酪氨酸 (Tyr20、 Tyr42、Tyr99 和Tyr102) 和 2 个色氨酸 (Trp19 和 Trp61)[16]。在蛋白的空间构象上,β-LG 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球状蛋白,如图 1-2 所示,β-LG 由 8 个反向平行的 β 折叠构成一个杯状空腔,在空腔的外围还分布有一个 β 折叠和一个 α 螺旋[17]。

分子结构图,分子结构,酪蛋白,乳清蛋白


图 1-2. β-LG 的分子结构Fig 1-2. Molecular structure of β-LG-酪蛋白-CN 是牛乳蛋白中的一种主要的酪蛋白,其含量约占酪蛋白总量的 40 -CN 具有两亲性结构,在合适的生理条件下能够发生自组装形成胶束,临界胶束浓度(CMC)为 21μM, 单个的 β-CN 分子回转半径(Rg) 为 4.6n 个氨基酸组成,,含有 4 个酪氨酸(Tyr 60, Tyr 14, Tyr 180 和 Tyr 193)以及酸(Trp143),不含半胱氨酸残基[18,19]。和乳清蛋白相比,酪蛋白中脯氨量较高,其中β-CN中脯氨酸含量在四种酪蛋白中含量最高(%Pro=16.7氨酸残基的存在以及不含有二硫键使得酪蛋白的结构和乳清蛋白相比无序,构象更加灵活多变[20]。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0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重;李少菁;;生物间的生化相互作用研究——生态生化学的新进展[J];生态学杂志;1987年03期

2 熊瑞文;;试论药品的商品特点与经营体制的改革[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87年05期

3 姚华;王国荃;;氟同其它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研究近况[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88年06期

4 王修林,刘莲生,刘学武,张正斌;海水中氨基酸同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Ⅱ.等温线[J];海洋与湖沼;1989年05期

5 张正斌,王修林,刘学武,刘莲生;海水中氨基酸-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Ⅰ.氨基酸交换率(%)-pH曲线[J];海洋与湖沼;1989年01期

6 沈照理,王焰新;水-岩相互作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球科学;2002年02期

7 刘佳;孙淑香;王岸娜;林敏刚;;蛋白质与多糖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12年09期

8 宁小斌;;农林复合系统及其种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湖北林业科技;2009年01期

9 方德声;;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研究[J];科学;2008年01期

10 顾晓军,田素芬,李少南,樊德方;农药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来兵;尹协振;;串行排列细丝间的相互作用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张悦;胡坤生;;蜂毒与蓝膜的相互作用研究[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沈斌;;三唑类抗真菌药代谢性相互作用研究[A];2012年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临床药学分会十周年庆典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田方方;葛玉舒;李东巍;刘义;;具有抗癌活性的腙类化合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A];第一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暨生物物理化学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陈延平;王平忠;白雪帆;李羽;;汉坦病毒蛋白相互作用研究[A];第七次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刘利娟;田秋霖;路平;;模拟生物体液中铝与多巴胺及芦丁的相互作用研究[A];第四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王文锋;赵红卫;葛敏;余笑含;;THz-TDS在生物分子检测、构相及其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雅珩;李加忠;任翠领;王小茹;盛芬玲;陈兴国;;丹皮酚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孙静芬;陆燕;曾宪顺;;新型聚双吡啶盐的制备及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研究[A];热烈庆祝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中国化学会第16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红丽;郭祥峰;贾丽华;陈昊;;萘酰亚胺衍生物与DNA相互作用研究[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进东;黄河“水塔”亟待加强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N];黄河报;2017年

2 韩宗坡;大气所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研究启动[N];中国气象报;2008年

3 美国哈佛大学皮巴迪博物馆馆长 威廉·L·费什;古典玛雅文明起源中的意识形态、交换和交流间的相互作用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7年

4 刘晔;海陆气相互作用研究取得原创性成果[N];科技日报;2004年

5 盛晓明 沈林;江西理工5化工项目获国家资助[N];中国化工报;2008年

6 通讯员 宋娟;延伸期预报新方法取得进展[N];中国气象报;2014年

7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步长医药学院 廖予菲;芥子碱与β2—肾上腺素受体的相互作用研究[N];山西青年报;2014年

8 记者 郑菲 李伟;气溶胶与亚洲季风相互作用研究启动[N];中国气象报;2011年

9 全荣;转炉顶吹枪喷流与水浴的相互作用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10 王敏 齐云;药食相互作用以及中药吸收研究成应用新领域[N];中国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托尔坤·买买提(TORKUN.MAMET);柿单宁与果胶相互作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2 王勇;离子液体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董立军;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新方法及其与小分子化合物的相互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孙亮;痰热清注射液体内代谢与相互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5 胡利华;细菌的CYCLIC-DI-GMP信号分子与两个新受体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6 邢建宇;类人胶原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及应用[D];西北大学;2011年

7 边平凤;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王建华;分布式电源系统中非线性子系统相互作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杨建婷;TEM-1 β-内酰胺酶与三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子识别和相互作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10 伍慧玲;E3连接酶SIAH及其与PHC2和EEF1D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鹏;几种多酚与牛乳蛋白相互作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2 张萍;多巴胺盐酸盐与几种药物小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3 闫晓娟;连翘主要成分与乙酰胆碱酯酶的相互作用研究[D];山西大学;2018年

4 姚之;亲和毛细管电泳法在药物—蛋白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5 李丽纳;烟酰胺与几种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6 付志兵;聚苯胺制备和改性及其与氢相互作用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9年

7 熊彩侨;动力学毛细管电泳新方法的建立及其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9年

8 孙玉娇;聚双吡啶盐的合成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9 丁豪;昆仑雪菊成分鉴定及抗氧化相互作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10 张继松;基于土与结构接触效应分析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21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621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4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