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大豆分离蛋白稳定高内相乳液的制备、特性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0-04-21 00:42
【摘要】:许多高内相乳液属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如蛋黄酱,但它容易导致人体血清胆固醇总量升高,且易发生微生物腐败。通过冷冻可稳定乳液类食品品质、延长货架期,但过程中易于失稳(油析、破乳)。本文以被誉为“血管清道夫”的大豆分离蛋白为乳化剂,研究了其稳定高内相乳液(HIPEs)的物化性质及冻融稳定性,旨在研发出一类营养健康、冻融稳定性良好的HIPEs,以期为蛋黄酱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参考价值。首先,通过对比大豆分离蛋白(SPI)与大豆分离蛋白热聚集颗粒(HSPI)稳定大豆油作为油相的HIPEs,发现HSPI作为皮克林稳定剂,具备粒径大、Zeta-电位绝对值低、表面疏水性高的特点;稳定HIPEs所需蛋白浓度(c)更低,油滴粒径更小,乳化效率更高。HSPI稳定的HIPEs储藏稳定性较好,体系油相比例(φ)可高达0.86;增加c或φ可使其油滴粒径减小,凝胶网络结构增强;低蛋白和高蛋白浓度时,分别在油滴间形成以单层颗粒和聚集颗粒存在的两种桥连絮凝结构。其次,以pH3.0条件下的大豆分离蛋白热聚集颗粒(AHSPI,c=1.0 wt%)为乳化剂制备HIPEs,研究不同离子强度(I=0-200 mM)下形成HIPEs的冻融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I增大,蛋白的Zeta-电位先降低后基本不变;蛋白粒径与油滴粒径紧密相关,均呈先基本不变后显著增大的趋势;HIPEs的屈服应力增大,形变恢复能力增强。I≥100 mM时可形成冻融稳定性良好的HIPEs,这可能与体系凝固点降低和粘弹性能增强有关。最后,在I=100 mM的条件下,以高浓度AHSPI(c=6.0 wt%,pH=3.0)和湿蛋黄液复配为乳化剂,研究不同AHSPI替代比例下形成类蛋黄酱的冻融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AHSPI替代比例的增加,类蛋黄酱逐渐从淡黄色变为白色;当且仅当替代比例为100%时才能形成冻融稳定性良好的类蛋黄酱。这可能是由于冻融循环过程中AHSPI与蛋黄发生竞争吸附,AHSPI从油-水界面解吸,而脂肪结晶易于穿破蛋黄组分构成的界面膜,导致发生大范围凝聚,产生破乳。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0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林笑容;金苏英;;大豆蛋白的性质及功能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07期

2 张宏露;江连洲;胡少新;;大豆蛋白乳化性研究进展[J];大豆科技;201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业宝;大豆分离蛋白颗粒稳定高内相乳液的冻融稳定性[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2 陈秋宏;纤维素纳米晶稳定高内相乳液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3 朱雪峰;大豆分离蛋白热聚集颗粒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冻融稳定性[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35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635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8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