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5年02期

发布时间:2017-01-01 12:39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四重辩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5年02期

投稿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四重辩护(英文)

   

【摘要】:马克思关于正义问题的讨论通过批判"国民经济学"完成,其立论前提是消灭私有制,这由他的理论任务所规定。不是用公平、正义的政治法律概念解释分配关系,而是用生产关系来解释分配关系,用生产劳动解释生产关系,这是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基本逻辑。只有从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出发,才最能切中应得正义论的要害和现代正义问题的实质。自由主义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正义概念是一个低阶概念,而马克思的正义概念则是一个含义更广的高阶概念。马克思的高阶正义概念是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出发的,以"自由人"之间有机的社会合作为基础,刻画出人类社会可能具有的最高正义原则。这一原则是先前人类历史中出现过的各类正义原则在逻辑上和在历史上自我扬弃的结果。在当代中国正义理论的建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可能仅仅充当批判者的角色,而是担负着为现实生活提供规范的理论责任。

【作者单位】: Faculty
【关键词】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In discussing Marx's theory of justice,a challenging but unavoidable question is:Was Marxhimself in favor of discuss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from the pointof view of justice and injustice?Furthermore,does the argument for capit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建华;[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6期

2 黎珍;[J];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05期

3 王志刚,贾中海;[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李谧;张军;;[J];学习论坛;2006年03期

5 王娜;;[J];法学评论;2007年03期

6 张振国;;[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年02期

7 李飞;;[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丁先存;;[J];行政论坛;2008年02期

9 朱华彬;;[J];岭南学刊;2008年02期

10 贾中海;刘军;;[J];理论前沿;2008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峰;;[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2 杨国荣;;[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3 黄雪坚;;[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4 彭鹏;;[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5 丁利;;[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刘俊;;[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7 于志葵;;[A];2012-2015年转型期的中国——中国未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詹世友;;[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邱国栋;;[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第华;;[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通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何怀宏;[N];深圳特区报;2012年

3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靳志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郑永奎;[N];光明日报;2001年

5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永华;[N];南方日报;2007年

6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高惠珠 中共上海市建设交通党校讲师 刘严宁;[N];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文长春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臧峰宇;[N];光明日报;2011年

9 刘明明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阿玛蒂亚·森;[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万绍和;[D];浙江大学;2004年

2 肖劲草;[D];武汉大学;2012年

3 邓继好;[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鹏;[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徐清飞;[D];吉林大学;2008年

6 夏纪森;[D];吉林大学;2007年

7 曹海军;[D];吉林大学;2006年

8 孙一平;[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鹤;[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冲;[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薇;[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4 赵倩;[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胡玉梅;[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军垒;[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7 王旭凤;[D];山东大学;2005年

8 白晓明;[D];湖北大学;2013年

9 黄潇;[D];南京大学;2011年

10 王波;[D];吉首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四重辩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0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230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e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