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A级景区旅游就业的影响因素及估计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1 16:51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范围广、门槛低,发展旅游业可显著增加就业。A级景区点多面广,是旅游就业的重要部门。截止2014年底,我国共有A级景区7359家,吸纳固定就业121.54万人,超过了旅行社的就业规模,成为第二大就业部门。在“加快旅游发展,推动旅游就业”的政策引导下,探索景区旅游就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着眼A级景区旅游就业影响因素及就业规模的估计模型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了景区旅游就业的概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景区旅游就业的因素,构建了省区和景区两个层面的景区旅游就业概念模型。以《2014年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和《山西A级景区统计报表(2013-2014)》为数据源,在分析景区就业与景区数量、游客接待量、高级化指数、景区级别、景区面积、经营多样性等因素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两个层面的景区旅游就业模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省区层面,景区就业规模主要受景区数量和游客接待量的影响。另外,A级景区级别的高级化指数和景区经营的多样性指数,对景区旅游就业也存在明显的影响。其中,后者的影响是叠加在前两个因素的基础之上的,可视为“第三者”的控制变量...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A级景区旅游就业的影响因素及估计模型研究


旅游就业类型及层次(冯学刚,2007)

就业结构


2.2.2景区转型升级理论??景区转型升级是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转变,产业结构也需要进行转型升级,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旅游业是需求推动型产业[34],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旅游需求在不断地变化丰富,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变化的??15??

景区,增长率,省份


均不足100家,尤其是西藏地区,景区数量只有29家,山东省景区数量??是西藏的22倍。根据景区数量的多少,我们将31个省份划分为4类,并表示在??GIS图上,如图3-2所示。??山东、江苏、安徽和黑龙江4个省份的景区数量超过400家,属于第一类(丰??富型);浙江、河北、四川等13个省份的景区数量在200-400家之间,属于第二??类(较为丰富型);甘肃、江西、吉林等9个省份的景区数量在100-200家之间,??属于第三类(较为缺乏)型;上海、青海、海南、宁夏和西藏5个省份的景区数??量不足100家,属于第四类(贫瘠型)。从三大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三大地带的划分采用2000年调整后的划分结果。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河南等〗1个省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8个省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和广西等12个省份。??2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旅游就业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王尔大,高威.  商业研究. 2016(12)
[2]中部崛起背景下江西旅游景区发展问题与提升路径[J]. 田逢军.  经济地理. 2016(01)
[3]旅游就业影响的微观样本观察—以周庄、南浔、乌镇三大古镇为例[J]. 厉新建,宋昌耀,张飞飞.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09)
[4]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研究[J]. 刘伟,蔡志洲,郭以馨.  经济科学. 2015(04)
[5]中国5A级景区分布特征及其经济效应探讨[J]. 袁诚,侯哲灏,陈景祺.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04)
[6]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与政策创新[J]. 蔺思涛.  中州学刊. 2015(02)
[7]中国的人口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J]. 李建民.  人口研究. 2015(01)
[8]全球环境竞争力测评方法和稳健性检验[J]. 李军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9]被忽视的真实力量:旅游非正规就业及其拉动效应[J]. 郭为,厉新建,许珂.  旅游学刊. 2014(08)
[10]大型主题公园发展与城市居民就业——对华侨城主题公园就业分配的考察[J]. 梁增贤,保继刚.  旅游学刊. 2014(08)

硕士论文
[1]我国4A、5A级景区门票价格空间差异研究[D]. 陈婷婷.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产业链视角下山岳型景区转型升级研究[D]. 周林.郑州大学 2013
[3]中国湖泊型旅游景区转型升级研究[D]. 富玉英.复旦大学 2011
[4]国内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研究[D]. 黄潇婷.山东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71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2971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4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