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试析宗教哲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15-03-17 12:53

王樊  湖北经济学院

摘要:宗教哲学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下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并在人类精神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宗教里有哲学,哲学里也有宗教。由宗教和哲学相互作用构成中国宗教文化,中国宗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其以“和谐”为生命之本的生命哲学、以“和达”为在世之道的社会哲学等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接下来将在本文浅谈宗教和哲学的关系及它们对社会的意义方面等问题。

关键词:宗教哲学;中国宗教文化;和谐社会

 中国宗教文化是哲学与宗教结合的产物,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瑰宝,更是“和谐一次的坚实基础,在基本的哲学“和达”概念中我们可以找 到以“和中”为文明之度的生活哲学,以“和善”为人际之理的道德哲学,以“和生”为人物之法的生态哲学。所以在“以和为贵”的生态哲学中,中国的“和谐”概念发展的尤为突出。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宗教哲学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密不可分,值得我们深思和珍惜。

众所周知,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的基础。其中,引入宗教哲学“和”的概念,并融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可得出和谐社会核心价值哲学体系的优秀资源,于是宗教哲学资源在建立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方面面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建立和谐社会的中心环节是人,由于社会是人类集合的总称,因此人的哲学价值往往决定着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又由于人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程度不同,导致其看待世界和事物的视角千差万别。但是究其根本人类生存的共同目的便是寻找幸福,所以和谐体系的核心哲学观点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宗教本身具有的哲学和导向性功能也随之发挥作用。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加速,我国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生活、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生活和彻底世俗化的精神生活与人性中固有的自私与功利趋向混杂在一起,使人在处理与世界的关系时主观性更加明显。因而,它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社会矛盾,导致人与世界的分裂这样一种不和谐现象。所以极力弘扬中国宗教的“和爱”哲学精神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肉体与精神的和谐统一

在现今中国的大背景下,由于社会文化和态势的不断更替,如价值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世俗化对人的精神生活的冲击,导致人精神层面的迷茫和动荡,致使人在肉体和精神方面难以统一。因此,重建人的意义世界或精神家园成为重要方面。而经过哲学与宗教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指引我们通向幸福和谐的理想价值观。其中宗教提倡的人文关怀就是为人从事有意义的生活提供一种生命智慧。这种生命智慧就是我们所说的信仰。它守护着人类生命世界的意义,使人保持一种乐观、积极、努力、超越的生命和谐状态。然而只有从生命个体的和谐入手才能逐步完成社会整体的和谐态势。将宗教哲学上升为融合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理想,不仅使人精力充沛,而且使人从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得到满足感。达到不管生活如何变幻,人都会充满力量、觉悟与安宁,并且高高兴兴地为他人服务的结果。

“和爱”一词源于中国宗教,更是中国人民数千年来宗教哲学的结晶体现。中国的道教倡导寂寞无为、逍遥自在、天人合一,由心静达到物我两忘、道法自然的境界,从而实现精神的超越。从道教这一特征上看,似乎不食人间烟火。其实,中国道教有着深厚的人间关爱精神。它既有抱朴寡欲得修身养性,又有行善济世的度人之德;既有扶危济困、惩恶扬善的神仙吕祖,又有“上马杀贼,下马修道”的爱国道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教弘扬其“以道为事,以德为本”、“和光同尘,济世利人”的修道宗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道教人文主义哲学的内涵,对于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基督教也是一种充满人间情怀的宗教。从基督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文化积极入世精神的影响下,其人间关爱情怀进一步彰显。“左眼做光,荣神益人”、“修好现世,来世至福”的信仰与“爱心工程”、服务社会、关怀弱者、博爱天下的修行实践融为一体,使其爱社会的精神更加鲜活而丰满。不仅对于基督教,而且对于非信仰者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然而,正像存在主义所表述的那样,现代文明的发展非但没有使人更幸福,反倒使人的幸福日益稀薄,“不幸”感与日俱增。文明的发展并没有错,社会要进步,人民要幸福,文明就必须发展。问题就在于现代文明面前人们丧失了欲望的节制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超越了“越”之“度”。人不可无欲,但纵欲则生悲;业不可不勤,但忙碌则为奴;好事不可不用,但贪婪则寻烦恼。人与文明的分裂并不仅是“肯兰福斯丁”这文明的怪兽对人的残害,而是人被自己欲望的魔鬼所折磨。

叔本华曾有一个关于人的生存悖论:如果我们的意欲没有实现,我们就因为不满而痛苦;如果意欲得以实现,我们就因为餍足而痛苦。如此说来,人注定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只要活着就无幸福而言,而人与文明也将处于永恒的分裂状态。并非如此,人与文明的矛盾既然源于人类自身,作为智能动物的我们就能够找到破解这一矛盾的出路。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从临床医学的层面为我们提供了层面为人类提供了文明社会的生活智慧。这种智慧,从宗教的角度论,就是“和中”哲学。“和中”即温和适中,顺道无为。以和中之智面对生活,你会发现生活并非西绪佛斯式的苦役令人逃离,而是禅意盎然、优游雅致、可亲可爱。这里仅就宗教“和中”哲学与人与文明之和谐关系的三个层面提出三点,即:欲而有度、为而有限、既有又无。

诚如佛家所说,欲乃万恶之源。它如同套在人脖子上的死结,我们越是抓住不放,它就勒的越紧。因而,“节欲”是我们摆脱生存之困境的精妙法门。在这方面,中国道教、佛教有着极为高明的智慧。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自然淡泊、自然悠哉乐哉。假如我们能把欲望调整到和中之度,那么,我们就可以走出叔本华式的“死胡同”,既可以尽情享受现代文明之福祉,又不为“文明综合症”所折磨。

所求不逾期,既有为又不为。“无为”即道教所谓的效法天道,不妄作为,为而不过,柔弱不争。尤其是其淡泊无为、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人生态度,对于在这个“无所不有”的消费社会里如何不为物累、自由快乐地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有”指有用的生活,即实际功用的生活;“无”指无用的生活。“无用的生活”不是“无意义”的生活,而是其意义已超越了日用食量实际功用的层面而逼进到人性之底层。现代人之所以感到生活的困倦与乏味乃至绝望,就在于他拜倒在“有”神明的脚下,使人的幸福生活与生命智慧乃至于人性彻底破产。为了守护人类的生命智慧和幸福,我们需要像托马斯·阿奎那所说的那样,拥有一种“无用”的生活。其实,我们完全不必坐禅修道,只要能像基督徒那样,跟上上帝活动的节律,我们也就找到了步入“无用”生活的方便法门。正如托克维尔对美国人的宗教生活所做的描述那样,每星期的第七天,全国停止所有的工商活动而走进教堂聆听布道或守在家里阅读《圣经》。人们迎来了安静的休息或者说进入一种庄严地凝思时刻,灵魂又恢复了自主的地位。亚里士多德说得好:“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我们为了闲暇而忙碌。”正是在这种无用而自由的生活中,我们发出了“生活真有意思”的狂喜。

倡导人间友爱,诉求人与人的和谐,是中国宗教“和爱”哲学的核心范畴。我们通常所说的宗教伦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宗教的人际伦理。正如所说的,宗教就是人为了生活幸福而与世界和谐一致的文化游戏。这里的世界既包括精神世界也包括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和谐是神人关系的和谐,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则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国几大宗教都十分丰富的关于人际相处的伦理学说,甚至有一些彼此相通的“金规则”,诸如“善”与“爱”。几乎是所有宗教共同的伦理诉求。这些伦理准则不仅为宗教徒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神圣的伦理框架与行为规范,推进了宗教徒之间、宗教徒与一般民众之间的关系和谐,而且,其作为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对全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甚至成为“民间伦理”思想极为主要的精神资源。这些对于人们平等交往、和谐人际提供了基本的道德规范,对于今天化解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人与人的分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本。

人与自然存在着复杂多样的关系。然而在人类大肆开采不加节制的使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大自然的灾难不仅回报给人类生命以巨大打击,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也导致人类的精神危机:不仅仅是人类生命的价值和信念的危机,还有人类的哲思、审美等文化智慧的危机,并由此产生了焦虑、恐惧、惊悸、虚无、末世感等诸多精神疾患。化解人与自然的分裂,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成为我们这颗脆弱的星球上智能动物的普遍共识,人们也从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生态等不同的框架作出了些努力。但人与自然的这种分裂不单是制度与技术手段所能化解的,它还需要人类灵性的革命,包括自然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革命等重新反思和合理定位。宗教和哲学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态哲理,需要我们合理的运用。

[1]张志刚.宗教研究指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单纯著.宗教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杜威.论哲学的改造[M].商务印书馆,1985

[4]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商务印书馆,2004

[5]王晓潮.宗教学基础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乔·霍兰德《后现代精神和社会观》,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Spirituality and Society:Postmodern Visions,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7]伊安·G·巴伯.科学与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本文编号:18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8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7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