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才学论文 >

三四线城市高校毕业生留城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4 00:11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四线城市高校毕业生的留城问题不仅关系到三四线城市人才资源的配置问题,更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进步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三四线城市普遍存在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如何帮助三四线城市留住区域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进而缓解三四线城市的人才流失现象成为当前亟需探讨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三四线城市的高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试图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可以为现有研究提供补充,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三四线城市的人才配置政策,为提升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启示。本文旨在研究三四线城市高校毕业生的留城意愿问题,深入挖掘影响高校毕业生留城意愿的关键因素,并探索各影响因素对高校毕业生留城意愿的作用机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梳理了以往关于留城意愿、大学生就业意愿的相关研究及理论,包括人口迁移理论、理性选择理论、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等;(2)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文的实地访谈结果构建三四线城市高校毕业生留城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3)依据已构建的概念模型,借鉴国内外相关成熟量表,开发出本文所需的变量测量量表,完成问卷设计并对符合...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三四线城市高校毕业生留城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技术路线图

概念模型,高校毕业生,意愿,影响因素


图 3.1 概念模型3.4 本章小结本章节的主要内容是基于已有的文献研究结果,同时结合本文的深料,构建三四线高校毕业生留城意愿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首先,从个家庭层面、城市层面三个方面出发,概括与归纳影响三四线高校毕业生的重要因素;其次,针对各影响因素与高校毕业生留城意愿间的相互关相应的研究假设并构建本文的概念模型。其中,个体层面影响因素与高留城意愿的关系假设有 3 条,家庭层面影响因素与高校毕业生留城意愿设有 2 条,城市层面影响因素与高校毕业生留城意愿的关系假设有 2 条才政策调节效应的关系假设有 3 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境感知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基于372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J]. 赵清军,周毕芬,林建鸿.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2]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民工城镇落户行为产生机制[J]. 马成成,肖璐.  江苏农业科学. 2018(22)
[3]新医改政策对医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J]. 高伟,代克强,寇全强.  农家参谋. 2018(19)
[4]二三线城市如何留住人才[J]. 张纪轩,黄瑞玲.  人民论坛. 2018(19)
[5]家庭视角下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行为及其转化——基于住房状况的调节作用[J]. 蒋芮,肖璐,贾敬远.  西北人口. 2018(04)
[6]人才之争拼什么?——人才城市居留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视角[J]. 李燕萍,梁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12)
[7]家庭观念对金融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影响的调研报告[J]. 邱富好,刘敬义,刘梦,王琦.  科技资讯. 2018(09)
[8]居住压力与居留意愿——基于北京外地户籍大学毕业生的调研分析[J]. 赵卫华.  江苏社会科学. 2018(02)
[9]人才环境感知对海外高层次人才流动意愿的影响实证——以广东省为例[J]. 陈杰,刘佐菁,陈敏,叶小刚.  科技管理研究. 2018(01)
[10]我国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李向荣.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01)

硕士论文
[1]上海高校毕业生留沪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韦小超.华东政法大学 2018
[2]亳州籍大学生回乡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周海博.安徽大学 2017
[3]西部农校大学生对出生地公共服务满意度与返乡创业意愿的关系研究[D]. 黄馨钰.重庆大学 2017
[4]基于大学生就业意向和就业选择调查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研究[D]. 曹璐.湖南大学 2015
[5]家庭期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 潘国锋.华东交通大学 2014
[6]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趋向调查研究[D]. 申怡.湖南师范大学 2014
[7]中职生的职业预期对其职业能力的影响研究[D]. 邓学易.东华理工大学 2013
[8]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D]. 曹树伟.重庆理工大学 2010
[9]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初步研究[D]. 牛媛媛.首都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58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3358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4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