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才学论文 >

从现代化的视角看“中国梦”对凝聚人心力量的意义价值

发布时间:2017-05-19 18:16

  本文关键词:从现代化的视角看“中国梦”对凝聚人心力量的意义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习近平同志在2012年参观完《复兴之路》展览的时候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2013年习近平同志再一次提到“中国梦”是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国内外学术界和新闻媒体掀起了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的讨论、研究和解析。本文阐述了“中国梦”的发展演变,“中国梦”的本质、机遇与挑战,以及站在国际视角上来进行对比、比较各国的强国之梦,并且借鉴别国的经验,,以“中国梦”为立足点,从现代化的视角上来研究“中国梦”对于凝聚人心力量的意义价值。
【关键词】:中国梦 现代化 凝聚人心力量的意义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3
  • 第一章 中国梦的发展演变及重要价值13-22
  • 第一节 古代中国梦发展演变及重要价值13-15
  • 一、 上古神梦13-14
  • 二、 小康、大同的社会梦想14
  • 三、 大帝国梦14-15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梦发展演变及重要价值15-18
  • 一、 林则徐、魏源“睁眼看西方”的梦15-16
  • 二、 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自强梦”16-17
  • 三、 康有为效仿日本的“变革梦”17
  • 四、 孙中山创建民国的“共和梦”17-18
  • 第三节 新中国早期“中国梦”的发展演变及其重要价值18-22
  • 一、 建设社会主义初期发展工业、实现富强的“中国梦”18-19
  • 二、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梦19-20
  • 三、 对于未来的展望——2050 年的中国20-22
  • 第二章 “中国梦”的本质、机遇和挑战22-28
  • 第一节 中国梦的本质22-24
  • 一、 追寻的是百年复兴、民族振兴的民族梦22-23
  • 二、 探求的是繁荣富强、国富兵强的国家梦23-24
  • 三、 探寻的是生活富裕、幸福安康的人民梦24
  • 第二节 实现中国梦的机遇24-26
  • 一、 世界各国博弈的经济调整带来新机遇25
  • 二、 中国共产党的科学领导带来的新机遇25
  • 三、 中国道路积聚的正能量带来的新机遇25-26
  • 第三节 实现中国梦的挑战26-28
  • 一、 经济发展质量不够高、结构不够合理26-27
  • 二、 核心竞争力不够强27
  • 三、 国内社会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27
  • 四、 贪污腐败产生的消极影响27-28
  • 第三章 “中国梦”的国际视角28-39
  • 第一节 美国梦28-31
  • 一、 “美国梦”的由来和演变28-29
  • 二、 “美国梦”的力量29-30
  • 三、 借鉴“美国梦”来实现“中国梦”30-31
  • 第二节 日本强国之梦31-34
  • 一、 “日本梦”的由来和演变31-32
  • 二、 “日本梦”的力量32-33
  • 三、 借鉴“日本梦”来实现“中国梦”33-34
  • 第三节 印度的大国梦34-36
  • 一、 “印度梦”的由来和演变34-35
  • 二、 “印度梦”的力量35
  • 三、 借鉴“印度梦”来实现“中国梦”35-36
  • 第四节 俄罗斯的大国梦36-38
  • 一、 “俄罗斯梦”的由来和演变37
  • 二、 “俄罗斯梦”的力量37
  • 三、 借鉴“俄罗斯梦”来实现“中国梦”37-38
  • 本章小结38-39
  • 第四章 “中国梦”凝聚人心和精神的强大力量39-50
  • 第一节 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39-42
  • 一、 中国梦是共同事业基础上的共同理想39-40
  • 二、 中国梦是共同目标基础上的共同理想40-41
  • 三、 中国梦是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共同理想41-42
  • 第二节 中国梦是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42-45
  • 一、 中国梦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关切42-43
  • 二、 中国梦回应着国家的时代诉求43-44
  • 三、 中国梦倡导着民众的精神建设44-45
  • 第三节 中国梦凝聚起强大力量45-50
  • 一、 凝聚民族团结的力量46-47
  • 二、 凝聚改革创新的智慧47-48
  • 三、 凝聚艰苦奋斗的传统48
  • 四、 凝聚参与国际竞争的硬实力和软实力48-50
  • 结语50-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继东;;“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J];党建;2013年02期

2 邓红英;;略论印度的崛起及其前景[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鲁彦琪;吴满意;;印度的大国之梦[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2期

4 陈振中;再圆强国梦——普京的俄罗斯新军事战略[J];当代世界;2000年11期

5 杨颖奇;;鸦片战争后的救亡图存与开眼向洋[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从现代化的视角看“中国梦”对凝聚人心力量的意义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9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379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e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