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重建乌托邦:勒克莱齐奥的文明观念

发布时间:2021-04-08 04:03
  勒克莱齐奥作为法国当代杰出的文学家,其创作借鉴了当代世界的文艺思想并结合自己漫游各大洲的游历经历,在充满诗意的笔触下,一以贯之的关注当代很多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具有现代性和前瞻性。本文从勒克莱齐奥的作品着手,深入分析、挖掘其作品中所传达出的独特的文明观念。结合其生平和文化背景,以其丰富的文学作品为素材,挖掘、分析其世界文化思想、人道主义思想、生态文明思想、流浪思想和宗教观念。以此展示勒克莱齐奥的独特文明观念给予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并结合其乌托邦性质的作品《乌拉尼亚》,全面展示勒克莱齐奥为构建诗意的人类世界所作出的贡献。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勒克莱齐奥生平及思想
    第一节 勒克莱齐奥的生活经历
    第二节 勒克莱齐奥的创作简介
        一、勒克莱齐奥的创作分期
        二、勒克莱齐奥的所属流派
        三、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介绍
第二章 勒克莱齐奥的世界文化背景
    第一节 勒克莱齐奥的西方主流文化背景
        一、西方文学传统对勒克莱齐奥的影响
        二、西方作家、学者对勒克莱齐奥的影响
    第二节 勒克莱齐奥的边缘文化背景
        一、其他文化对勒克莱齐奥的影响
        二、第三世界作家、学者对勒克莱齐奥的影响
第三章 勒克莱齐奥文明观念在作品中的体现
    第一节“打破寂静”——勒克莱齐奥的世界文化思想
        一、世界公民——对多元文化的兼容
        二、文化还乡——追寻多元文化共存的意义
    第二节“人性关怀”——勒克莱齐奥的人道主义思想
        一、菲勒斯中心下的女性和儿童
        二、物质文明下的城市边缘人
    第三节“回归自然”——勒克莱齐奥的生态文明思想
        一、生命主体——自然中的生态意识
        二、感官迷醉——城市、社会中的生态意识
    第四节“永恒的追寻”——勒克莱齐奥的流浪思想
        一、逃离——流浪的缘起
        二、追寻——到不了的乌托邦
    第五节“世界比上帝更广阔”——勒克莱齐奥的宗教观
        一、泛神论的宗教思想
        二、对其他宗教的包容
第四章 勒克莱齐奥对乌托邦的重建
    第一节 乌托邦的概念
        一、西方乌托邦文学的发展轨迹
        二、勒克莱齐奥的乌托邦概念
    第二节 勒氏乌托邦的重建
        一、“诗意的栖居”——精神的乌托邦
        二、“坎波斯”——制度的乌托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勒克莱齐奥:亨利·米修的读者[J]. 练莹.  法国研究. 2014(03)
[2]勒克莱齐奥创作中的世界主义情怀[J]. 郭建辉.  求索. 2009(08)
[3]物质的遮蔽和反物质主义的“战争”——勒克莱齐奥《战争》评析[J]. 卢志博.  新东方. 2009(04)
[4]探索人性的寓言世界——论勒克莱齐奥的作品[J]. 袁筱一.  当代外国文学. 2009(02)
[5]追寻人类生存的诗意“乌托邦”——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的《乌拉尼亚》评析[J]. 杨中举.  名作欣赏. 2009(05)
[6]勒克莱齐奥的文学生态观[J]. 宋晓春,言岚.  求索. 2009(01)
[7]勒克莱齐奥与我们[J]. 鲁枢元,张守海.  文艺争鸣. 2009(01)
[8]行走在布列塔尼暗夜的荒原——勒克莱齐奥访谈录[J]. 胡明华.  外国文学动态. 2008(06)
[9]走向自然的乌托邦之旅——评勒克莱齐奥《乌拉尼亚》[J]. 孙圣英.  外国文学. 2008(06)



本文编号:3124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124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f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