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超越“山”与“石”的表象 ——以尚扬与周春芽的艺术实践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14 11:32
  油画作为西方画种从传入之初,就不可避免的与中国传统艺术相比较、相交融,二十世纪初从大批进步青年留洋海外接受西方教育把西方文化带回中国开始,中国油画越来越呈现出中西文化融合发展的趋势,“山”、“石”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经久不衰的重要主题,历朝历代的文人志士更是赋予了“山”“石”丰富的感情和文化内涵。尚扬与周春芽作为当代艺术家,都选择以“山”、“石”来表现自身的文化觉醒,他们以时代语境为出发点对“山”、“石”的解读和表达,不仅表现了这一传统艺术题材新的变化,更是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发展面貌。在尚扬的创作中,他将传统文化符号引入陌生的材料中,在时代语境下对“山水”这一传统题材进行观念性的转变,通过抽象的表现形式和对物质材料的运用,重构了一个当代性的“山水”意境;周春芽一直在传统绘画的书写中探究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受西方新表现主义与传统文人画两个不同纬度文化的影响,他笔下的“山石”从绘画语言到色彩的实验都表现了艺术家独特的个人面貌,作品呈现出中国式的洒脱飘逸与新表现主义相结合的审美意味。在中国当代油画发展向自身传统的回归道路上,尚扬与周春芽两位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对于不同文化的探索和实...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超越“山”与“石”的表象 ——以尚扬与周春芽的艺术实践为例


《远方来信》王沂东150×180cm2005年布面油画

维米尔,约翰,油画


起了中国的现实主义画风,这些艺术家有:王沂东、艾轩、杨飞云、陈逸飞、朝戈等。从《沂蒙山组画》到后来的《初血》、《红绣球》,王沂东笔下的形象既具有深厚的西方传统技法又具有浓郁的中国情调。他就画他熟悉的沂蒙家乡,用最具中国代表的红色画故乡的风土人情,在《远方来信》(图 1)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从维米尔《倒牛奶的女人》(图 2)中窗口漫射光线带来的灵感,创作于 1986 年的《刘二叔》和《铁蛋》也有学习伦勃朗的精妙,在王沂东的作品中,用伦勃朗式的浓重,强调的是中国人的服装、中国人的手势和动态。艾轩则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坚守着西藏题材,发展西方古典写实技法,借景抒情,早年艾轩曾去到西藏的一个农场服役,内心的孤独凄凉间接决定了他的视角。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深受美国写实主义代表人物安德鲁·怀斯的“现实主义”浓郁乡土情节及忧郁的诗意的影响,在艾轩的《西藏》系列作品中,通过对藏区风土人情的描绘延伸到自身的境遇,除了展示西藏的美丽与凄凉也表达了在艰辛环境下人们对美好的期盼。他们被称为中国写实油画家,这些中国艺术家们在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反思中结合古典绘画技法的坚定,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对油画语言纯度的追求,他们专注于人物线条和色彩的关系,深度陈述画家的审美见解,创作出一批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作品。

天书,综合材料,多字


德、海德格尔和萨特,对中西文化的碰撞感到兴奋又慌张,如行为艺术家黄永砯,他主义作品:用洗衣机将印刷书籍《中国美术通史》和《现代绘画简史》捣碎成纸浆,术史自身,这明显是受到约瑟夫·博伊斯的影响,艺术家徐冰的《天书》(图 3)无外观还是内质即十足的“传统”又彻底的“现代”,初看好像都是熟悉的汉字,而细看却生的符号,艺术家这样做,“似乎是在嘲弄古代神圣经典,又像是在嘲弄现代文化,则被包围在被当作真理的冗长废话中”,正是这种熟悉的“传统感”和陌生的“现代感可以同时在徐冰作品里看到跨越了东方和西方两个维度的艺术面貌。早年留学法国的赵无极,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艺术家的滋养,八十年代以后更是鲜明的表现出中国水墨特有的气韵流动感,如作品《25.06.86》(图 4)西方现的形式和油画的材料质感形成了一个新的空间,他把天地万物的自然要素组合的到这中,把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现代艺术的抽象抒情相结合,从精神上融会贯通不同体系的文化。赵无极说“我是受中国的影响的,对国外的东西也看得多,因此,画有一些自己的见解,中国文化很丰富,对我帮助很大,我的画西方的味道也有,东格也有,这是自然的融合,硬做做不出来,不能勉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悖谬、反讽与身体的历史——论尚扬[J]. 陈剑澜.  文艺研究. 2017(08)
[2]终被悬置的问题:“油画民族化”的历史沉浮及其文化意义[J]. 冯民生.  文艺研究. 2016(07)
[3]坍塌的风景之日志[J]. 尚扬.  美苑. 2012(05)
[4]尚扬风格研究初稿——兼论第三抽象[J]. 朱青生,巩潇蔓.  美苑. 2012(05)
[5]徐冰:艺术语言的建设不可忽视[J]. 徐冰.  东方艺术. 2010(03)
[6]新绘画的“桃月” 周春芽的艺术历程[J]. 吕澎.  东方艺术. 2006(19)
[7]思想史家眼中之艺术史——读2000年以来出版的若干艺术史著作和译著有感[J]. 葛兆光.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8]“大风景”:尚扬的艺术世界[J]. 余虹.  文艺研究. 2004(05)
[9]中国当代绘画——多重传统的影响与综合[J]. 栗宪庭.  艺术界. 1996(Z1)
[10]对油画“民族优”的认识[J]. 吴作人.  美术. 1959(07)



本文编号:3137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137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9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