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从消极走向积极 ——当代美国积极心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8 20:05
  近代,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尖锐对立显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学,孕育了现代心理学发展的深刻危机。科学取向的心理学一直是现代心理学的主流,但并未弥合与人文取向心理学之间的鸿沟,并未使心理学走向成熟和统一。 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Martin E.P Seligman批评美国传统的科学心理学是以修复人的损伤和纠正人的弱点为主的“病理学”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消极心理学”。出于对心理学前途和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以Martin E.P Seligman为首的心理学家试图改变心理学的“消极”主导模式,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积极心理学运动”。 当代美国积极心理学是为了响应时代的呼唤,满足社会的需要,顺应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日趋融合的大趋势,以消极心理学为基础,以普通人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幸福感、力量和美德等人的积极面和积极品质,以建立和完善积极的人格成长模式,促进个体、社会和整个人类的幸福为目标,达到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的一门“积极的社会科学”。积极心理学一改美国传统心理学往日消极的形象,初步实现了心理学由消极向积极的转变,代表了当代科学心理学的最新发展,体现了...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积极心理学的缘起
    2.1 消极心理学及其危机
    2.2 积极心理学诞生的社会生活背景
    2.3 当代美国积极心理学的孕育
第三章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特征
    3.1 从消极的人性观到积极的人性观
    3.2 从聚焦人的消极面到聚焦人的积极面
    3.3 坚持客观实证的研究方法
    3.4 从事后“治疗”模式到积极“预防”思想
    3.5 从“控制”人到“追寻”幸福人生
第四章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4.1 自我决定理论
    4.2 幸福感研究
        4.2.1 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4.2.2 SWB的研究方法
        4.2.3 影响 SWB的因素
        4.2.4 幸福感研究的发展方向
    4.3 积极品质的研究
        4.3.1 “积极品质”的概念
        4.3.2 美德的分类和实现途径
    4.4 积极心理治疗
        4.4.1 关于心理治疗的基本观点
        4.4.2 积极心理治疗的模式
第五章 走向更为积极的心理学
    5.1 国内外对积极心理学的反应
    5.2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评价与思考
    5.3 走向更为积极的心理学
参考文献
后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 任俊,叶浩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4)
[2]积极心理治疗思想概要[J]. 任俊,叶浩生.  心理科学. 2004(03)
[3]科学与人文:从分隔走向交融[J]. 龚育之.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01)
[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危机及其僭越[J]. 伍麟.  心理学探新. 2003(04)
[5]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近展—自我决定论[J]. 刘海燕,闫荣双,郭德俊.  心理科学. 2003(06)
[6]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 张倩,郑涌.  心理学探新. 2003(03)
[7]自我决定理论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贡献[J]. 严标宾,郑雪,邱林.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3(03)
[8]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 苗元江,余嘉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9]论心理学两种研究范式的整合趋向[J]. 秦金亮,郭秀艳.  心理科学. 2003(01)
[10]心理学的整合视野[J]. 彭运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2(01)

博士论文
[1]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 苗元江.南京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37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237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3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