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压抑与超越:高校管理异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3 01:45
  我国当前高校管理领域暴露出许多问题——大学文化缺乏独立精神,管理导向存在误区,民主氛围淡薄,人际关系疏离,压抑感弥散……调查发现,高校中存在压抑感的师生比例惊人。对现象背后之根源的层层追问,将笔者引致对“异化”的思考:为了保证教育活动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大学与师生的和谐发展,人们设计了高校管理系统,而此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却逐渐成为一种外在于人、反对人的力量,对管理系统中人的发展产生了压制的作用。管理的异化使得本来为人所用、服务于人的发展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成为制约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禁锢,使人的创造性受到压抑,与幸福感渐行渐远,客观上也影响到高校的发展。造成高校管理异化的内在因素有很多,包括高校文化传统基因的因袭、大学独立精神的缺失、管理活动中知识分子人群的政治失语和多元文化背景下人的主体性的迷失等,外部因素包括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文化的影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效应、对教育目的的社会认识偏差、高校独立评价体系的缺失等。理想的教育并非为了制造学者、工程师和寻找工作的人,而是培养人格完整的人,有智慧的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获得幸福。为了回答大学应该提供...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18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对高校管理工作的体会与调查
        二、对教育管理与哲学的倾心
        三、问题的深刻现实性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价值
        三、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五节 概念框定与厘清
        一、异化问题的界定
        二、“高校”与“高校管理”
        三、研究对象范围
        四、所谓“压抑”
        五、所谓“超越”
        六、对现象框定的说明
第二章 诠释:高校管理异化之义
    第一节 “异化”之辨
        一、“异化”的渊源
        二、异化概念的演变
        三、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
    第二节 高校管理异化的内涵
        一、高校管理异化的概念
        二、高校管理异化的具体内容
    第三节 对高校管理异化的认识
        一、历史性认识
        二、现实性认识
第三章 呈现:高校管理异化之相
    第一节 高校文化的偏差
        一、行政化的领导体制
        二、趋同化的发展浪潮
    第二节 管理导向的误区
        一、目标管理理论的主导
        二、企业化管理
    第三节 民主氛围淡薄
        一、民主参与不足
        二、师生表达意识淡薄
    第四节 人际关系疏离
        一、师生感情趋于淡薄和功利化
        二、师生与管理者相互敬而远之
        三、教师与教师间的交往频率低
    第五节 压抑感弥散
        一、调查问题与分析
        二、关于压抑感的访谈
第四章 探寻:高校管理异化之因
    第一节 高校管理异化内因分析
        一、高校文化的传统基因因袭
        二、大学独立精神的缺失
        三、管理活动中知识分子人群的政治失语
        四、多元文化背景下人的主体性的迷失
    第二节 高校管理异化外因分析
        一、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文化的影响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效应
        三、对教育目的的社会认识偏差
        四、独立评价体系的缺失
第五章 求索:高校管理创新之道
    第一节 高校管理创新的必然趋势
        一、西方大学理想的嬗变
        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价值观的发展
        三、当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创新高校管理的原则
        一、塑造大学独立精神之原则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开放性原则
    第三节 自主管理的建构
        一、自主管理的内涵
        二、文化管理
        三、自我管理
        四、弹性管理
第六章 省视:规避管理异化之思
    第一节 何以规避高校管理异化
        一、改善高等教育政策环境
        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第二节 回归本真的高校管理
        一、确立现代大学权力结构
        二、建立现代大学运行机制
        三、大学精神得以重塑
    第三节 超越异化的大学师生
        一、教师充满创造激情
        二、学生学习热情迸发
第七章 结语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工作
附录:调查问卷
    大学师生关系调查问卷
    高校管理工作情况调查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尼采“精神三重境界”思想的教育学意蕴[J]. 石中英,程从柱.  皖西学院学报. 2009(06)
[2]从理念走向现实——欧盟推进终身学习发展的路径[J]. 李建忠.  职业技术教育. 2009(31)
[3]教育中的民主概念:一种批判性考察[J]. 石中英.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9(04)
[4]大学管理改革的主体性理念及其实现[J]. 王桂林,赵文平.  教育探索. 2009(10)
[5]多元文化教育的西方探索与中国实践[J]. 郑金洲.  教育文化论坛. 2009(01)
[6]我国公立高校行政权力问题研究[J]. 蒋伟龙,张胜先.  学术界. 2009(05)
[7]高校管理应走出企业管理模式的误区[J]. 林春丽.  高校教育管理. 2009(05)
[8]治理环境下高等教育政策主体责任界定[J]. 孙孝文.  江苏高教. 2009(05)
[9]创造能力的养育[J]. 陆有铨.  化工高等教育. 2009(04)
[10]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分析[J]. 周川.  高等教育研究. 2009(08)

硕士论文
[1]论我国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D]. 蒋俊.西南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61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261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a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