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语言哲学”之可能性—乔治·斯坦纳语言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8 16:49
  20世纪以来,语言成为文学研究的焦点,重构了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范式。其中,“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比较注重语言形式与结构,乔治·斯坦纳作为当代西方具有人文情怀的文艺批评家,认为这类文学批评,在其追求批评理论系统化的过程中,丧失了文学批评应有的人文情怀。他在《语言与沉默》、《海德格尔》、《斯坦纳回忆录》等著作中均传达出对现代语言危机的忧虑、疑惑与反思。正是在这种传承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理想驱使下,斯坦纳的语言研究,将语言与文学、语言与社会文化、语言与非人道行为之间联系起来,关注语言的生命与活力,注重在多重维度中进行语言研究,在这样的研究视野之下,斯坦纳尝试有意识地建构一门“语言哲学”。本文共包括三章。绪论部分首先阐述斯坦纳作为西方著名文艺批评家的学术成果以及在国内外的重要影响;其次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来探讨斯坦纳语言思想的价值与现实意义。第一章明确斯坦纳的语言指向是研究的前提。通过本章的叙述,明确斯坦纳关注的焦点并不是普通语言学意义上的语言问题,而是文学语言(或者说语词)问题,及更深意义上的文化问题。本章首先从斯坦纳的语言天赋及学术追求入手,在考察西方一般语言观念的过程中,结合斯坦纳的相关...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a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阅读斯坦纳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斯坦纳的语言观
    第一节 斯坦纳的语言天赋与追求
        一、作为犹太人的幸与不幸
        二、斯坦纳的学术追求
    第二节 有机体语言观
        一、语言是有机生命体
        二、语言多样化意义
    第三节 文化语言观
        一、现代语言危机
        二、探究“犹太大屠杀”的起源
        三、反思欧洲人文主义传统
第二章 斯坦纳建构“语言哲学”之可能性
    第一节 现代西方语言哲学
        一、语言与哲学的历史关系
        二、“语言论转向”及其意义
        三、语言哲学的界说
    第二节 斯坦纳建构的“语言哲学”
        一、研究任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目的
    第三节 批评视域下建构“语言哲学”之可能性
        一、重塑批评职能
        二、开创“老式批评”
第三章 “语言哲学”的批评实践
    第一节 阐释经典:致敬荷马史诗与莎士比亚戏剧
        一、史诗的光辉:生命意识与历史叙事
        二、戏剧的魅力:莎士比亚的语言
    第二节 解读“沉默”的本质及意义
        一、“沉默”是一种存在
        二、“沉默”与诗歌
    第三节 发现新文体:毕达哥拉斯文体
        一、小说文体危机
        二、融合数学、音乐形式的新文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乔治·斯坦纳与比较文学[J]. 李小均.  中国比较文学. 2013(04)
[2]里尔克诗歌中的“沉默”[J]. 刘双双,耿波.  枣庄学院学报. 2013(01)
[3]文化批评:为何与何为[J]. 王晓路.  文艺理论研究. 2011(03)
[4]语言转向:从语言学到语言哲学[J]. 孙文宪,王丹.  北方论丛. 2011(01)
[5]西方语言哲学批判——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七[J]. 李洪儒.  外语学刊. 2008(06)
[6]语言批评的演变[J]. 孙文宪.  长江学术. 2008(03)
[7]语言死亡了吗?——对二十世纪“形体戏剧”的批判性反思[J]. 陈军.  文学评论. 2006(01)
[8]语言哲学与哲学语言学[J]. 潘文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9]西方语言哲学三个问题的梳理——语言哲学系列研究之五[J]. 钱冠连.  现代外语. 2001(03)
[10]对“暴力”的迷恋,或曰撒旦主义——20世纪文学精神一瞥[J]. 李洁非.  文学评论. 2001(01)



本文编号:3330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330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a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