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 ——以20世纪下半叶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演变为研究重心

发布时间:2021-08-18 11:21
  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是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环境体现国家的综合国力,反映人民的生活品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已将创建人类高质量的社会生活环境标准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现代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理需要,而公共空间正是城市人这种生理需求得以实现的物质依托,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必不可少的空间类型。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和发展作为衡量城市整体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建设和发展已经显得相当迫切,已得到世界各国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城市公共空间真正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关键问题和人们关注的热点。 目前,有关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和演变的研究已引起了国内外部分学者专家的重视,但迄今为止,尚缺乏对这一问题运用历史的观点,长时段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本文从城市史这一独特视角中,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行为学、心理学、环境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通过长时段的历史考察,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与演变的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和审视,揭...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 ——以20世纪下半叶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演变为研究重心


徽州宋城牌坊广场: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 ——以20世纪下半叶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演变为研究重心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田

广场,教堂,商业街


4-rz教堂广场(左)、商业街夜素(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提升城市竞争力[J]. 周波,王波.  经济体制改革. 2004(05)
[2]从原生性街区走向可持续发展—— 西藏山南地区“康珠特色街”的城市复兴[J]. 王波,周波,贺贵祥.  规划师. 2004(09)
[3]新经济条件下城市CBD的建设及其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以成都市为例[J]. 王波,周波,康志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01)
[4]重塑城市街道的生活空间——济南市泉城路商业街空间环境设计[J]. 邵莉,吕杰.  建筑学报. 2003(11)
[5]由政治思想演变看西方市政空间的发展[J]. 赵松乐,丁华.  华中建筑. 2003(03)
[6]关于城市广场公共性的思考[J]. 王维仁.  新建筑. 2002(03)
[7]古都形制及其规划思想流变[J]. 李小波.  城市问题. 2002(03)
[8]我国传统城市(镇)中的广场[J]. 范东晖,罗文媛,郝赤彪.  工业建筑. 2002(05)
[9]应重视城市广场建设的定位、定性与定量[J]. 段进.  城市规划. 2002(01)
[10]街道的空间构成[J]. 王珊,刘心一.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1(03)



本文编号:33497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3497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3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