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19 20:35
  城市社会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社会地域系统,是城市社会“等级结构”在城市空间上的外在表现。其分异的过程,实质就是城市社会经济关系分化推动物质环境分化的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的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心理及价值体系等的变化,导致了城市社会等级结构体系的不同,最终反映为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差异。本文在辨识中、外由聚落到城市的运行轨迹及其空间特征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城市社会空间形成、演变历程及其分异的影响因子。并以长春市为案例,在对其城市社会空间的发展脉络及其演化动力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着重对转型期长春城市社会空间进行因子分析,揭示其演化的内在动力与模式。全文主体部分为二、三、四、五章,同第一章绪论与结论共同组成六个部分。第一章提出了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明确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并进一步确定长春市的六个区,共计67个街道为研究对象。第二章在对“城市空间”、“城市社会空间”、“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等基本概念进行解析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理论;对国内、外城市社会空间及社会空间分异研究进行评...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三、论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解析
        一、城市空间(urban space)
        二、城市社会空间
        三、社会空间分异
    第二节 国内外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综述
        一、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溯源
        二、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评价
        三、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述评
    小结:国内外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化
    第一节 国外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化
        一、古代城市空间形态及社会空间的分化
        二、"中世纪"时期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的分化
        三、产业革命以后前工业时期城市社会空间分化
        四、现代西方国家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与模式
        小结
    第二节 国内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化
        一、原始社会的聚落形态及其形成基础
        二、奴隶社会的都邑的社会空间形态及其演化动力
        三、封建社会的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及其演化动力
        四、近代(1840-1949年)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形态及演化动力
        五、计划经济时期(1949-1987年)城市社会空间形态及其演化动力
        六、转型期(1987年至今)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及其演化动力
        小结
    小结:影响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因子分析
第四章 长春市社会空间的演进历程
    第一节 清末以前(-1898年)长春城市发展及其社会空间
        一、设治(1800年)之前:长春地区古城的发展
        二、清朝的封禁与长春厅的设治
        三、从新立城到宽城子——旧城区的形成
        四、长春旧城区的社会空间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长春城市社会空间
        一、殖民统治形成拼贴式的城市格局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长春市的社会发展
        三、"中—俄—日"三极分化的城市社会空间
    第三节 沦陷时期(1931—1945年)的长春市城市社会空间
        一、沦陷时期长春城市职能的转变
        二、沦陷时期长春的城市空间形态
        三、沦陷时期长春市社会空间分异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1949-1987年)长春市社会空间
        一、1949-1987年长春城市性质的转变
        二、1949-1987年长春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
        三、1949—1987年长春市的社会空间的演进
    第五节 转型时期(1987以后)长春城市社会空间
        一、转型期长春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转型时期长春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基本特征
        三、转型期长春市社会空间的结构特征
        四、转型期长春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的基本动力
    小结:长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
第五章 长春市1990-2000年社会空间演进及其对比分析
    第一节 长春市1990年社会空间结构因子分析
        一、研究方法、数据及计算结果
        二、长春市1990年社会空间结构的主因子
        三、长春市1990年的社会区类型
    第二节 长春市2000年社会空间结构因子分析
        一、研究方法、数据及计算结果
        二、长春市2000年社会空间结构的主因子
        三、长春市2000年的社会区类型
    小结:1990年、2000年长春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比较分析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贡献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春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J]. 庞瑞秋,庞颖,刘艳军.  经济地理. 2008(03)
[2]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国“转型城市”的含义、界定及其研究架构[J]. 魏立华,卢鸣,闫小培.  现代城市研究. 2006(09)
[3]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J]. 李志刚,吴缚龙.  地理学报. 2006(02)
[4]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演进动力及其模式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 魏立华,闫小培.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01)
[5]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述评[J]. 魏立华,闫小培.  城市规划学刊. 2005(05)
[6]城市转型:周期、战略与模式[J]. 侯百镇.  城市规划学刊. 2005(05)
[7]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杨上广.  城市规划学刊. 2005(05)
[8]社会空间与社会阶级:布迪厄阶级理论评析[J]. 朱国华.  江海学刊. 2004(02)
[9]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1982-2000)[J]. 冯健,周一星.  地理研究. 2003(04)
[10]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分析[J]. 杨森.  甘肃社会科学. 2003(01)



本文编号:3352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352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a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