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处境 ——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演进中的自然之维

发布时间:2021-09-03 03:35
  本文写作主要基于对以下问题的思考:一是20世纪中国文学身份的焦虑;二是当今中国和全球日益严重的现实生态危机;三是全球文化的生态转向,生态思维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延伸。本文以“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处境”为中心,在当代问题意识的观照下,采用生态批评、症候式分析、文本细读、词源学、现象学及文化研究等方法,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演进中的自然之维,关注自然审美在20世纪中国的现代性话语中的角色与地位,揭橥20世纪中国文学的症候,并提出以生态现代性重振中国文学的诗性光辉。本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共七部分组成。绪论交待选题缘由、相关概念、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主要状况及本文的方法论与基本构架。第一章“放逐自然:启蒙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审美”,分析晚清以降,在西方现代性的冲击下,在文学现代转型中,古典文学的自然审美传统被搁置,表现出自然审美趣味的作家与文体被边缘化。第二章“征用自然:政治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审美”。在革命与政治的现代性话语中,自然审美话语因其“无用”而失去独立性,自然美成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审美情趣的分野,成为高雅与通俗(大众化)文艺对立的分界。围绕着对与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的自然话语进行的阶级审...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8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文学何为?——20世纪中国文学身份的焦虑
        二、全球性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诉求
        三、文化的生态转向
    第二节 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
        (一) 生态与环境之关系
        (二) 自然、山水、田园在中国文化中的合流
        (三) 文学现代性的界定
    第三节 相关学术史描述
        (一) 国外的研究
        (二) 国内的研究
    第四节 本文写作方法论与篇章结构
第一章 放逐自然:启蒙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审美
    第一节 挑战—回应模式下启蒙现代性的特殊指涉
        (一) 社会进化论的价值取向——走向西化
        (二) 发现大写的“人”
        (三) 现代性的简化
    第二节 文学现代转型中绿色传统的搁置
        (一) 激进主义中诗歌主题的偏移
        (二) 文学功能划分:工具论与自主论的对立
    第三节 边缘话语中的自然审美
        (一) 融入自然的渴慕——激进者的另一面
            1、郭沫若对自然的矛盾态度
            2、其他革命文学家的自然审美
        (二) 绿色传统的边缘续接——新文学家的旧体诗创作
            1、“文学进化观”视阈下新诗与旧体诗的对立
            2、激进新文学家旧体诗中的自然
第二章 征用自然:政治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审美
    第一节 政治话语的优先性
        (一) 文化领导权理论与民粹思想的中国化
        (二) 民粹式的大众化启蒙——争夺文化领导权
    第二节 自然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审美情趣的分野
    第三节 “人民文学”定位中的自然——以山水画改造为例
        (一) “新”标准下的国画改造
        (二) 士大夫文人自然观笼罩下的传统山水画
        (三) 改造主体情感“发现”社会主义“真”山水
    第四节 “红色”文学中符号化的自然
        (一) 红色山水——自然题材的选择与表现方法问题
        (二) 似花还是非花——郭沫若的《百花齐放》
            1、生命共通感——传统诗歌中的“比德”
            2、生搬硬套——《百花齐放》中的“比德”
第三章 改造自然——农业现代化“劳动风景”中的自然审美
    第一节 “劳动”之现代性意义的生成
        (一)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劳动观
        (二) 马克思的劳动观
        (三)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节 “风景”与自然观考辨
    第三节 古典诗文中的风景与劳动
        (一) 赏游风景的旧文人传统
        (二) 传统诗歌中的劳动与风景
    第四节 社会主义劳动“新”风景的生成——阶级文化话语权的象征
        (一) 散文中的劳动与新风景
        (二) 诗歌中的劳动与新风景
第四章 矮化自然——抒情现代性中的自然
    第一节 传统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无我之境的追求
    第二节 现代抒情主人公与自然——人类中心主义“大我”的膨胀
        (一) 革命浪漫主义中的“大我”
        (二) 人定胜天的极端主体性
    第三节 诗歌的非诗化与小说的诗意化
        (一) 与自然关系最亲密的文学体裁——诗歌
        (二) 非诗化的诗——放逐自然的现代新诗之症候
            1、现代新诗的“大众化”取向
            2、非诗化的现代新诗
        (三) 自然审美与现代小说的诗意化
            1、小说文体的现代化
            2、自然审美之于小说诗化
第五章 压抑自然:空间现代性中的自然
    第一节 现代城市文明对前现代乡土文明的胜利
        (一) 中国前现代乡村化的城市文化——与自然为邻
        (二) 西方工业化城市化推进中的殖民扩张
    第二节 如何选择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模式
        (一) 中国现代化何以启动?——“洋跃进”的洋务运动
        (二) 科学主义如何成为意识形态
        (三) 以农立国还是以工业立国
    第三节 乡土中国与城市化进程的冲突
        (一) 欲望的释放:被消费主义边缘化的生态文化
        (二) 都市里的乡愁:农业文明的挽歌
结语 自然的复魅与本土诗性精神的甦生
参考文献
    中文著作
    中文论文
    外文译著
    外文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文化领导权”问题[J]. 费虹寰.  党的文献. 2011(06)
[2]缱绻与决绝:五四新文学家的“新诗”与“旧诗”[J]. 王桂妹.  江汉论坛. 2010(08)
[3]“世界文学”:从乌托邦想象到审美现实[J]. 王宁.  探索与争鸣. 2010(07)
[4]“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国古代对于诗人的集体认同[J]. 吴承学.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4)
[5]领导权与“高级文化”——再读葛兰西[J]. 陈越.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9(05)
[6]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J]. 王岳川.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7]论我国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J]. 曾繁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8]知识分子与文化领导权——葛兰西的文化思想探要[J]. 饶翔.  兰州学刊. 2009(01)
[9]论李可染对于新中国画改造的贡献——以山水写生和“红色山水”为中心[J]. 李公明.  美术观察. 2009(01)
[10]深生态学的文化张力与人类价值[J]. 王岳川.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9(01)

博士论文
[1]“社会主义”与“自然”[D]. 朱羽.华东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一次民粹主义的全民文学实践[D]. 饶翔.华中师范大学 2005
[2]禅宗美学思想的生态智慧[D]. 叶莎莎.陕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80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380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9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