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中美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对比研究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21-09-29 01:51
  通识教育是旨在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的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关系的教育,它是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实施模式的结合体。在当今知识爆炸和学科分立的时代,通识教育在大学的作用日益凸现,成为解决大学专业教育危机的关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层次发展,许多高校开始重视并实施通识教育,把改革通识教育课程作为改善和提高本科课程体系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仍存在着设置不合理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学生和教师在对待通识教育课程上还存有一定的偏见。许多高校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因此,对比研究国内外高校尤其是美国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避短取长,对改进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实证、比较、文献分析、历史研究、理论论证研究方法,主要对比了中美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分析了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总结了中美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差异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高校通识教育“领域综合”的课程理论设想。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导论,分析了通识教育的内涵,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为美国高校和中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通识教育”的内涵
    2 研究背景
    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概述
    1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历史
        1.1 通识教育的初始形态
        1.2 通识教育的蓬勃发展
    2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
    3 美国哈佛大学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个案分析
        3.1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理念
            3.1.1 自由主义思想
            3.1.2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3.1.3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3.1.4 人本主义思想
        3.2 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的内容与实施
            3.2.1 核心课程的内容
            3.2.2 核心课程的实施
第三章 中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概述
    1 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历史
    2 中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
        2.1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必修课所占比例偏大
        2.2 通识教育课程缺乏应有的重视
        2.3 公共选修课程数量不足、学科分布不合理
        2.4 课程体系零散,教学内容有待提升,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3 中国武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个案分析
        3.1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理念
        3.2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与实施
            3.2.1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
            3.2.2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
第四章 当代美国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及中美通识教育课程的差异
    1 当代美国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
        1.1 制定严密的课程体系,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
        1.2 加强多学科知识的整合
        1.3 注重学生通识能力的培养
            1.3.1 注重基础技能的培养
            1.3.2 注重知识整合能力的培养
            1.3.3 注重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
                1.3.3.1 对异域文化的理解
                1.3.3.2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通感
            1.3.4 强调道德反思能力的提高
            1.3.5 注重学习自主能力的培养
    2 中美通识教育课程的差异
        2.1 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
        2.2 通识教育课程的组织
        2.3 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与实施
第五章 启示:“领域综合”—中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理论设想
    1 “领域综合”概念的基本内涵
    2 “领域综合”课程设计的必要性
        2.1 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2.2 大学生知识结构平衡的需求
        2.3 大学生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的需求
    3 “领域综合”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3.1 我国通才教育思想
        3.2 全面发展的教育哲学观
    4 领域综合课程的指导思想
    5 “领域综合”课程设计的原则
        5.1 人的完整性
        5.2 课程的整合性
        5.3 文化知识的整合性
    6 “领域综合”课程设计的方法
    7 “领域综合”的课程目标
    8 “领域综合”课程内容
    9 实施“领域综合”通识课程的问题、困难对及其对策
        9.1 实施“领域综合”通识课程的问题、困难
        9.2 实施“领域综合”通识课程的对策
            9.2.1 设置推行通识教育的机构,注入人力、物力、财力,使之高速运转
            9.2.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9.2.3 加强隐性课程方面的建设
            9.2.4 眼光放远,不求速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412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412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f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