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多维视域下的《小说神髓》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2 04:05
  坪内逍遥(1859-1935)的《小说神髓》是日本近代第一部系统的小说理论著作,作者批判了江户时代和明治初年以“劝善惩恶”的封建道德教化为宗旨的前近代文学观念,提出了“人情”为中心的写实主义小说观,对日本近代文学的诞生起着巨大的催生作用。以往的研究大多认为坪内逍遥的《小说神髓》中提出的小说改良理论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江户时代旧文学的内容,因此它是一部过渡性的著作,还不能说具有了开启日本文学的近代化的意义。本论文通过对《小说神髓》全方位的阐释和评析,首先论证了《小说神髓》是一部体系完备的小说理论著作,纠正了一些学者认为该书是杂乱无章的论文集的观点,由此得出《小说神髓》的小说理论超越了原来中国和日本传统的文论和小说点评,成为具有近代意义的文学理论著作;其次本文还认为《小说神髓》把小说这种原来被认为是低俗的文学样式提升到艺术、美学的高度,使小说成为日本近代主要的文学样式,小说的作者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得到了人们的尊重,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文学,由此创造出无数优秀的艺术作品,这一点是日本近代文学发展的根本推动力;第三,论文指出《小说神髓》对小说这种文学样式作了准确的界定,提出小说要摆脱“劝善惩...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1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综述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日本文学研究现状和创新的可能性
    第四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第一章 坪内逍遥和《小说神髓》概要
    第一节 坪内逍遥的生平
    第二节 出版过程和版本
    第三节 全书的内容梳理
    第四节 结构与思路分析
第二章 美学思想
    第一节 审美与功利
    第二节 美的本质
    第三节 美的理想
    第四节 美学思想综述
第三章 写实主义文学理论
    第一节 近代小说观
    第二节 人情与世态
    第三节 写实主义的创作观
    第四节 传统与创新
第四章 叙事理论
    第一节 文体论
    第二节 论叙事内容
    第三节 论叙事结构
    第四节 论叙事话语
第五章 互文性研究
    第一节 互文性文本概述
    第二节 《小说神髓》与英国小说家
    第三节 《小说神髓》与《小说的艺术》的比较
    第四节 多种文本的狂欢
第六章 《小说神髓》的延长线
    第一节 《当世书生气质》
    第二节 二叶亭四迷和《浮云》
    第三节 “不得意的时代”与“没理想论争”
    第四节 人情风俗小说与自然主义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真实与人情:坪内逍遥《小说神髓》理论评析[J]. 潘文东.  外国文学评论. 2010(01)
[2]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转生[J]. 唐冬梅.  青海社会科学. 2009(05)
[3]从译介学的角度看日本的“翻案文学”[J]. 潘文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4]再谈西方当代文体学流派的区分[J]. 申丹.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04)
[5]巴赫金复调理论视阈下的作者与主人公关系[J]. 孙秀丽.  学术交流. 2008(02)
[6]“整体细读”与经典短篇重释[J]. 申丹.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01)
[7]比较诗学不是诗学比较[J]. 周荣胜.  人文杂志. 2008(01)
[8]论近代日本小说地位的确立——以《小说神髓》为中心[J]. 甘丽娟.  东岳论丛. 2007(06)
[9]试论热奈特对互文性理论的贡献[J]. 洪涛.  湖北社会科学. 2007(10)
[10]全球化语境下的日本当代文学理论——从作品论到文本论、超文本论[J]. 孟庆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03)

博士论文
[1]历史、理解与真理[D]. 孙玉良.复旦大学 2008
[2]日本近代文学的性质及成立[D]. 关冰冰.东北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10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510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7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